时间: 2025-04-24 17:3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32:43
曈曈晓日上三竿,
客向东风竞倚栏。
穿竹鸟声惊步武,
入檐花影落杯盘。
勿嫌步月临玄圃,
冷笑乘槎向海滩。
胜概直应吟不尽,
凭君寄与画图看。
晨曦微露,阳光已经升起三竿,
游人们在东风中争相倚靠栏杆。
穿过竹林的鸟鸣声惊动了步武,
屋檐下花影洒落在酒杯和盘子上。
不要嫌弃我在月光下漫步到这幽静的园子,
冷笑着乘着木筏向海滩漂去。
这美好的景致真应吟诵不尽,
请你把它寄给我让我的画作来呈现。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在潭州任职期间,得以游览自然风光,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写下此诗以表达心中的愉悦与对自然的赞美。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是苏轼在潭州游览时写的一首诗,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晨的阳光,给人一种明朗而温暖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客向东风竞倚栏”的描写,表现出游人欣赏春景的兴奋与活力。鸟鸣声和花影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人似乎沉浸在这一刻的美好之中。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勿嫌步月临玄圃”,表达了对幽静环境的珍视,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一句“凭君寄与画图看”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通过画作传递给他人,显示了他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苏轼的才情与对自然的敏感,激发了读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春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乐观、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
“曈曈晓日上三竿”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景象?
A. 黄昏
B. 正午
C. 清晨
D. 午夜
诗中提到的“胜概”指的是什么?
A. 令人惊讶的景观
B. 美好的景象
C. 路途的艰辛
D. 诗人的才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题潭州徐氏春晖亭》和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人们的活动与情感,后者则更倾向于宁静和内心的沉思。两者虽然主题相近,但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