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0:36
原文展示: 萧海钓寄蛎黄上元日出以飨客因赋一首 李东阳 〔明代〕 薄筵无物荐清宵,黄蛎分香味颇饶。 腥带海风崖际出,冻随春雪酒边消。 东关地僻劳相寄,南客方传始解调。 不有可人佳赏在,一春诗兴又萧条。
白话文翻译: 在简陋的宴席上,没有什么可以推荐给清宵的,只有黄蛎的香味分外浓郁。 腥味带着海风从崖边飘出,冰冻随着春雪在酒杯旁消融。 东关地方偏僻,劳烦相寄,南方的客人刚刚传来了始解调的消息。 如果没有令人愉悦的佳赏相伴,整个春天的诗兴又将变得萧条。
注释:
诗词背景: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在收到朋友从远方寄来的蛎黄后,为了招待客人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对春天诗兴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静的夜晚,诗人通过黄蛎的香味和海风的腥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诗中的“冻随春雪酒边消”一句,巧妙地将春天的温暖与酒的温暖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如果没有这些美好的事物相伴,诗人的创作兴致也会随之变得萧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黄蛎的香味、海风的腥味和春雪的消融,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黄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种海产品 C. 一种蔬菜 答案:B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郁 B. 喜悦 C. 愤怒 答案:B
诗中的“冻随春雪酒边消”表达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凉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