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6 14: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4:33:45
原文展示:
睢阳书家流,作画如作草。松根石崚嶒,健笔凌绝岛。垂萝飘人衣,盘石坐不扫。鸣琴声差差,石籁风稍稍。君看萧散姿,称彼林下老。遗缣百年内,岚气湿不槁。陈郎湖海情,得此恨不早。我生不学画,入眼分丑好。尝观耆旧传,叹息风流少。此意君独知,丹青安足道。
白话文翻译:
睢阳的书法家,作画如同写字。松树根下的石头嶙峋,有力的笔触超越了绝岛。垂下的藤萝飘动着人的衣裳,坐在盘石上不打扫。琴声悠扬,风声轻轻。你看那悠闲的姿态,正适合那林下的老者。百年来留下的画卷,山岚的湿气使其不干枯。陈郎有着湖海般的情怀,得到这幅画感到遗憾没有早点。我生来不学画,只能凭眼睛分辨美丑。曾经观看过前辈的传记,叹息风流人物的稀少。这种意境只有你懂得,画技又何足挂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书法著称,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三才子”。这首诗是李东阳为陈王汝所藏的朱泽民画作的题诗,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和对画家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欣赏陈王汝所藏的朱泽民画作后所作,诗中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和对画作意境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朱泽民画作的描绘,展现了画家的技艺和画作的意境。诗中“作画如作草”一句,既是对画家技艺的赞赏,也是对画作风格的概括。松根石崚嶒、垂萝飘人衣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画作中的自然景色,而鸣琴声差差、石籁风稍稍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最后几句表达了对画作的深刻理解和对画家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风流人物稀少的叹息。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东阳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朱泽民画作的描绘,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和对画作意境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对风流人物稀少的叹息。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东阳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作画如作草”一句,比喻了什么? A. 作画如同书写草书一样自由流畅 B. 作画如同书写楷书一样规范 C. 作画如同书写行书一样快速 答案:A
诗中“垂萝飘人衣”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中“鸣琴声差差,石籁风稍稍”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C
诗中“遗缣百年内,岚气湿不槁”一句,表达了什么? A. 画作的历史悠久和自然的生命力 B. 画作的技艺高超和自然的美丽 C. 画作的文化价值和自然的宁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