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01
原文展示:
昼梦用旧韵 李东阳 〔明代〕
暮雨林台花黯然,愁人正愁相对眠。 梦疑空蝶有时化,兀如风舟不受牵。 江乡乱草接天际,邻家短鸡啼竹边。 偷閒习惰恐未可,犹欲作官支俸钱。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雨落在林台,花儿显得黯淡无光,忧愁的人正与忧愁相对而眠。 梦中怀疑自己化作了空中的蝴蝶,有时又感觉自己像一艘随风漂流的小船,不受任何束缚。 江边的乡野长满了杂乱的草,一直延伸到天际,邻居家的短腿鸡在竹林边啼叫。 偷得片刻闲暇,却担心这样的懒散不可取,仍然想要做官领取俸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与杨慎、高启并称“明初三大家”。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官场生涯中,对个人情感与职责的反思。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暮雨中的林台、梦中的蝴蝶与风舟,以及江乡的乱草和邻家的鸡啼,构建了一幅既现实又梦幻的画面。诗中的“梦疑空蝶有时化,兀如风舟不受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而“偷閒习惰恐未可,犹欲作官支俸钱”则反映了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暮雨林台花黯然,愁人正愁相对眠。
梦疑空蝶有时化,兀如风舟不受牵。
江乡乱草接天际,邻家短鸡啼竹边。
偷閒习惰恐未可,犹欲作官支俸钱。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作者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诗中的情感细腻,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梦疑空蝶有时化”中的“空蝶”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忧愁 D. 现实
诗中的“兀如风舟不受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官场的厌倦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生活的满足
诗中的“偷閒习惰恐未可”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矛盾? A.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B. 自由与责任的冲突 C. 梦想与现实的冲突 D. 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