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23
送王御史德辉西巡
何景明 〔明代〕
中朝御史重西巡,
独下青霄斧钺新。
陇雪洮云行塞日,
胡琴羌管奏边春。
蒲桃不博凉州地,
天马还随汉使臣。
白笔万人看气象,
肯令河外有烟尘。
这首诗是送别王御史德辉西巡的诗作。诗中提到,王御史作为朝廷的重要官员,独自一人驾驭着斧钺(象征权力)走向青天。陇山上的雪和洮水的云彩在边塞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美丽,胡琴和羌管的乐声奏响了边疆的春天。蒲桃(凉州特产)并不算太丰盛,但天马却随汉朝的使者而去。白笔(象征文人)在万众面前描绘气象,怎能让边境有烟尘(战争的迹象)呢?
作者介绍:何景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边疆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御史德辉出任西巡使者之际,表现了诗人对王官员的欣赏和对边疆的思考。历史上,西巡是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和防御。
《送王御史德辉西巡》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边疆治理的深思。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边地音乐,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意象,这与边疆的现实相对照,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厌恶。诗人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陇雪”“洮云”,这些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政治理想。王御史的西巡既是个人的使命,也是国家对边疆的重视,体现出明代对边防的关注。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强调文人应关注社会的安定,通过白笔描绘出祥和的局面,寓意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将自然景观与政治理想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边疆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御史”指的是什么官职?
诗中“陇雪洮云”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人希望边疆的局势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希望。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何景明的诗更侧重于边疆治理与和平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