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5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54:24
翠楼吟
胡城东六安舟次得绝句四章,风格清绝,友人为写其意,余赋此词
作者:刘嗣绾 〔清代〕
雁外云浓,鸦边墨淡,秋光横抹林表。
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
共谁吟眺。只一两三家,水回烟绕。
柴门悄。打鱼人去,钓丝空袅。
谁料。画里相寻,有荒汀断岸,写侬行藁。
旧游浑不是,早放鸭船都归了。
夕阳多少。便红煞离亭,不成霜晓。
伤怀抱。凭君细看,鬓先君老。
雁飞过时,云层浓密,乌鸦栖息处的墨色渐淡,秋日的光辉轻轻洒落在树林上。
短小的船只顺着长淮而来,享受着白蘋的清风。
与谁共吟吟唱,只有一两三家住在此地,水面弯弯,烟雾缭绕。
柴门静悄悄,打鱼的人已经离去,钓鱼线空中轻轻摇曳。
谁能想到,画中所寻的地方,竟有荒凉的沙洲和断岸,写下我行走的痕迹。
旧时的游玩已经不再,早已放下鸭船归去了。
夕阳照耀多少,红光照得亭子如火,却无法成霜晨。
心中无限感伤,望君细看,鬓发已开始斑白。
作者介绍:刘嗣绾,清代诗人,生于1715年,卒于1776年。其诗风清新秀丽,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六安舟次,诗人通过舟行的闲适与自然的美景,抒发自己对旧游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翠楼吟》以清绝的风格,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深思。首句“雁外云浓,鸦边墨淡”,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秋天的氛围,浓云与淡墨的交融,仿佛在描绘一幅静谧的画面。接下来的句子“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则将视角转向船只与水面,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态。
诗中频频出现的“谁”字,表现了诗人对伴侣的渴望,似乎在寻求一个可以共同吟唱的人。而“柴门悄,打鱼人去,钓丝空袅”,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独的氛围,显示出人们的离去带来的寂寞感。最后,诗人以“鬓先君老”收尾,深刻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情感深邃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草
C. 一种树
D. 一种花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之美
B. 朋友的离去
C. 时间的流逝
D. 生活的艰辛
诗中提到的“夕阳”象征着什么?
A. 新生
B. 未来
C. 结束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嗣绾的《翠楼吟》在意境上更为细腻,李白则更直接地表达了思乡之情。两者都利用了自然景象来衬托情感,但刘的笔调更为柔和,李的则显得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