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08
死且不自觉,其馀安可论。
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
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
平生红粉爱,惟解哭黄昏。
即使死了也不觉察,其他的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昨夜在凤池游玩,今天却在雀罗门前徘徊。
骑马的官吏尘土尚未消散,旗帜在风中已经翻飞。
我一生只爱红颜美人,却只懂得在黄昏时哭泣。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政治家,因其诗风清新、语言自然、情感真挚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遭遇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被贬期间,面对人生的无常与个人的失意,感慨万千,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浓郁的情感,展现了刘禹锡对生死、荣辱与美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死且不自觉”引入,直入主题,诗人表现出对生死的淡然态度,仿佛在说,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使得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接着通过“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描绘了个人命运的剧烈转变,生动地体现了从荣华到落魄的对比,令人深思。
在后两句中,骑吏的尘土尚未消散,而铭旌在风中翻飞,似乎在暗示着即便身处逆境,外界的繁华依旧在继续,而自己却无法参与。这种对比加强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最后一句“平生红粉爱,惟解哭黄昏”流露出深切的怀念与惋惜,表明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池”象征什么?
A. 荣华富贵
B. 失落与孤独
C. 自然风光
D. 战争
“哭黄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热爱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自然的喜爱
诗中“骑吏尘未息”意在表达什么?
A. 社会地位的持续
B. 生活的繁忙与无奈
C. 成功的喜悦
D. 友情的深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