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1:28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前的芍药花虽然妖艳,却没有风雅的气质;
池上的荷花虽洁净,却显得冷清无情。
唯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
在花开时节,吸引了整个京城的目光。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超然,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文人中颇具影响力,常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表达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牡丹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对芍药和荷花的比较,突显出牡丹的独特美丽和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牡丹的赞美。
刘禹锡的《赏牡丹》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花卉的美丽,并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牡丹的独特魅力。首联“庭前芍药妖无格”开篇即以芍药花引出,虽然色彩绚丽,但缺乏文人所追求的高雅气质;接着以“池上芙蕖净少情”来描述荷花的清丽,却又显得孤冷无情。此二者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的高潮做了铺垫。接下来的“唯有牡丹真国色”,直接点明了牡丹的非凡地位,诗人以“国色天香”形容牡丹,显然是对其美丽的最高赞誉。最后一句“花开时节动京城”,不仅传达了牡丹在盛花期的美丽,更突显了其在文化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了京城人们瞩目的焦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令人心神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芍药”主要象征什么?
A. 高雅气质
B. 表面美丽
C. 孤冷无情
D. 富贵
“唯有牡丹真国色”中的“国色”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名花的美丽
C. 诗人的心情
D. 文化底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倾城之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