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9:00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
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归业闾里间,小儿跳浪健儿舞。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
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妖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峰无火楚泽间,夜行不锁穆陵关。
策勋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恒山。
在蔡州城中,民众的心情已经死寂,夜空中降下妖星,照亮了壕沟的水面。汉朝的飞将军从天而降,轻轻挥动马箠,城门便打开了。贼人们慌忙奔逃,像春雷惊动了群虫。一个被绑的狂童登上了槛车,太白星高飞,传来捷报。相公从容而来镇压叛乱,常侍在郊外迎接,背负着文弩。四个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小儿们在跳浪,健儿在舞动。汝南的晨鸡喔喔鸣叫,城头的鼓角声传来和谐的音律。路旁的老人回忆旧事,感动得泪水涟涟。老人收泣后致辞,官军入城,百姓却浑然不觉。忽然想起元和十二年,重新见到了天宝年间的和平。九条大街上车马流动,朝廷派使臣来献淮西的俘虏。各方的异族听闻后失去了筷子,天子在高楼上接受贺礼。那些妖童数不胜数,鲜血染红了城西的一抔土。南峰无烟火,楚泽之间,夜行不锁穆陵关。策勋礼毕,天下太平,猛士们按剑凝视恒山。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壶天,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豪放著称,擅长描写现实和抒发情感。刘禹锡的生活经历坎坷,多次遭贬,正是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
创作背景
《平蔡州三首》创作于唐朝动荡不安的时期,诗歌反映了社会动乱与民众苦难,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的渴望。此诗描写了蔡州的战斗场景以及战后民众的反应,展现了战斗带来的希望与悲凉交织的复杂情感。
《平蔡州三首》是一首描绘战争与和平的诗作,刘禹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蔡州城遭遇战乱的惨状以及战后人民的感激与渴望和平的心情。诗中开头以“蔡州城中众心死”引入,营造了悲惨的氛围,接着描绘了汉家飞将的英勇,以及人民在战争中惊慌失措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战斗的残酷。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战争的动荡与和平的美好,最后以“猛士按剑看恒山”作结,隐喻着未来的希望与重建的信心。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妖星”、“太白”、“晨鸡”等,既表现了动乱的恐怖,也渗透了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战斗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传达出希望和平重现的深切愿望。诗中既有对动乱的控诉,又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展现了刘禹锡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妖星”象征什么?
“汝南晨鸡喔喔鸣”中“晨鸡”表现了什么?
诗中“猛士按剑看恒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