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9:34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夜色渐深,铜壶里的水已快煮沸,斗柄也稍稍向南偏移。
感觉单薄的衣裳有些沉重,初夏时节北窗已悄然开启。
西园的花儿已经凋零,新月到底是为谁而来?
时光已悄然流逝,繁华已成往事,静静的夜幕笼罩着千家万户。
鸟儿在巢中嬉戏,果实在树枝上斜斜坠落。
孤独的蝴蝶飞舞,窥探着丛中晚开的花朵。
绿水微风初暖,青林的露珠早已干涸。
麦田里,雉鸟在早晨鸣叫,桑田上,人们在黄昏归来。
百舌鸟哀叹花已凋零,平坦的田野上,鸟儿飞来飞去。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生于盛唐时期,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经历了不同的社会环境。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的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与感悟。
《初夏曲三首》创作于初夏之际,正值季节交替,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受,同时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初夏曲三首》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诗,整体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繁华的缅怀。诗人在开篇通过“铜壶方促夜”,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温暖的氛围,接着“斗柄暂南回”,引入时间的流逝。随着季节的变迁,诗人感叹“稍嫌单衣重”,表达了对初夏气候变化的细腻感受。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西园花已尽”揭示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伴随而来的是“新月为谁来”的疑问,仿佛在问新月的来临是否能唤起对往昔的追忆和思念。诗中描绘的“巢禽命子戏”和“园果坠枝斜”,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而“寂寞孤飞蝶”则凸显出孤独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绿水风初暖”结束,再次强调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节奏,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初夏自然美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诗中既有对繁华如梦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细腻观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中“铜壶方促夜”中的“铜壶”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新月为谁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麦陇雉朝雊”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