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时间: 2025-08-01 04:39:13

诗句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4:39:13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原文展示:

曾随织女渡天河,
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
当时朝士已无多。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跟随织女渡过天河,
记得那时云间的第一首歌。
不要再唱贞元时期的供奉曲,
那时的朝廷官员已经不多了。

注释:

  • 织女:传说中的仙女,与牛郎相爱,代表爱情与美好。
  • 天河:指银河,传说中织女与牛郎通过这条河相会。
  • 贞元:唐代的一个年号,代表着盛世的繁荣。
  • 供奉曲:指用于朝廷供奉的乐曲,具有一定的礼仪性质。
  • 朝士:指朝廷的官员。

典故解析:

“织女渡天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经典故事,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团圆。贞元时期是唐代的一段繁荣时期,而“供奉曲”则是与朝廷文化和礼仪相联系的音乐,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礼仪气息。诗中提到“当时朝士已无多”,反映了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的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号香山居士,曾任翰林学士。以其诗歌清新、思路开阔、情感真挚而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中期,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音乐的怀念表达对往昔盛世的追忆及对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当年繁华盛景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开头的“曾随织女渡天河”不仅引入了美丽的神话故事,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提到“云间第一歌”,让人感受到音乐的优美和那段历史的辉煌。

然而,转折在于“休唱贞元供奉曲”,诗人对曾经的繁荣感到无奈,暗示着时代的变迁和对现实的反思。最后的“当时朝士已无多”则是对现状的直白抨击,揭示了社会的衰落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刘禹锡在艺术上的高超技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曾随织女渡天河”:诗人回忆自己曾在天河上与织女相伴,象征着美好和幸福的日子。
    • “记得云间第一歌”:强调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暗示那是无与伦比的音乐。
    • “休唱贞元供奉曲”:对过去繁华的音乐表示不满,反映出对现状的失落。
    • “当时朝士已无多”:对现实的直接反映,展示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无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怀旧与现实的差异。
    • 比喻:用“织女”和“天河”象征美好和爱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与现实的失望形成对照,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织女:象征爱情、团圆与美好。
  • 天河:代表着隔绝与渴望,天河的渡过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美好。
  • 贞元:象征着繁荣与昌盛的历史时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织女”是谁的象征? a) 爱情
    b) 友情
    c) 亲情

  2. “休唱贞元供奉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怀念
    b) 不满
    c) 高兴

  3. 诗中“云间第一歌”指代什么? a) 一首具体的歌曲
    b) 美好的回忆
    c) 朝廷的音乐

答案

  1. a) 爱情
  2. b) 不满
  3. b) 美好的回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庐山谣》、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而刘禹锡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集》
  • 刘禹锡的生平与作品研究相关书籍。

相关查询

甘露寺 孙司谏知邓州 襄城对雪二首 和刘原甫白鹦鹉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二 淮上杂诗六首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韵 阻风宿大信口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栖寻 爷饭娘羹 工字旁的字 包含井的词语有哪些 余韵流风 艸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沾丐后人 肀字旁的字 恶作剧 言必有中 朗奥 花枝招展 磨旋 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竖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