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7:25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一作省归郎
作者: 李洞 〔唐代〕
病居废庙冷吟烟,无力争飞类病蝉。
槐省老郎蒙主弃,月陂孤客望谁怜。
税房兼得调猿石,租地仍分浴鹤泉。
处世堪惊又堪愧,一坡山色不论钱。
在废弃的庙宇中,我病怏怏地吟唱着,周围冷冷清清的烟雾弥漫,感觉无力争鸣,宛如一只病弱的蝉。
槐省的老朋友因遭主人的冷落而失落,我这个孤独的旅人,在月光下渴望有谁能怜惜我。
我在这里的房子虽能听到猿声,也能租得一块洗浴仙鹤的泉水,但内心却依然孤寂。
处世之中既感惊讶又感愧疚,眼前的山色如许,却不再与金钱挂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的情怀,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淡泊与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于废庙之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在困境中对自然的依恋和内心的挣扎。
李洞的《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一作省归郎》是一首充满孤独感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深思和对友谊的渴望。开头两句“病居废庙冷吟烟,无力争飞类病蝉”,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己病重的状态,既反映了他与世隔绝的孤独,又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哀伤。接下来的描写中,槐省的老朋友因遭遇冷落而感到失落,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在描绘环境时,诗人提到“税房兼得调猿石,租地仍分浴鹤泉”,虽然他拥有一些自然景观和清幽的环境,但内心的孤寂感依然无法消散。最后的两句“处世堪惊又堪愧,一坡山色不论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惊讶与愧疚,山色的美丽与世俗的金钱无关,反映出他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内心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洞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个体情感的重视,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友谊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洞的《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一作省归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失落
C. 愤怒
“病蝉”象征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活力
B. 虚弱
C. 富有
诗中提到的“洗浴鹤泉”象征着什么?
A. 物质财富
B. 自然的高雅与清幽
C. 忙碌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李洞《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一作省归郎》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