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7:24
寄翠微无可上人一作无学禅师
作者: 李洞 〔唐代〕
远近众心归,居然占翠微。
展经猿识字,听法虎知非。
泉注城池梦,霞生侍卫衣。
玄机不可学,何似总无机。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纷纷归心于山水之中,作者在翠微山上静坐,感受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宁静。猿猴能够理解文字,老虎能分辨是非,仿佛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传达智慧。泉水流淌,似乎在为城池的梦境注入灵动,霞光四射,仿佛给侍卫的衣服披上神秘的光辉。然而,真正的道理是无法学习的,何必去追求那些无机的知识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以自然和哲理为主题,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以山水为寄托,表达对世俗的超然和对真理的探求。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真理的思考。开头的“远近众心归”不仅描绘了人们趋向自然的心态,也暗示了人对清静的渴望。接着“展经猿识字,听法虎知非”一句,通过猿和虎的比喻,表达了自然界中存在的智慧与道理,启示人们应当从自然中学习。后两句则通过泉水和霞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神秘的氛围,表现了人们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玄机不可学,何似总无机”则是诗的高潮,揭示了真正的智慧与道理是无法通过学习获得的,反而需要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合哲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自然的智慧与人生的真理,强调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倡导人们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而不是单纯依赖于书本知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微”指的是什么?
诗中“猿识字”是用来比喻什么?
“玄机不可学”的意思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深邃,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均展现出唐代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哲理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