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时间: 2025-04-30 14:41:56

诗句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

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

雁峰侵瘴远,桂水出云流。

坐惜离居晚,相思绿蕙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1:56

原文展示: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
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
雁峰侵瘴远,桂水出云流。
坐惜离居晚,相思绿蕙秋。

白话文翻译:

如果想知道儒家道理的珍贵,就要在缝掖之地见到诸侯。
我感激那千金的承诺,但宁愿放弃万里的旅程。
雁峰远远地侵入了瘴气,桂水从云间流出。
我坐在这里惋惜离别已晚,心中思念着绿蕙的秋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儒道:指儒家学说。
  • 缝掖:指的是缝纫之地,隐喻为隐秘的地方。
  • 千金诺:指重要的承诺,价值千金。
  • 宁辞:宁愿放弃。
  • 雁峰:指雁飞的山峰,象征远方。
  • 侵瘴:指瘴气侵入,形容环境恶劣。
  • 桂水:桂江,流淌的水,象征美好。
  • 绿蕙:指秋天的蕙草,象征思念。

典故解析:

  • 诸侯:古代对地方统治者的称谓,强调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 千金诺:指古代对承诺的重视,用以表现对友情或信义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五言诗及七言绝句,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朋友李判官赴桂州的场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歌鉴赏: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是一首表现友情和思念的诗作,诗人在送别朋友时,流露出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对儒家思想重要性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朋友的期望,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诚信和珍重。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忧伤而又美丽的离别氛围,雁峰与桂水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既有对故土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更是表达了自己因离别而惋惜的心情,绿蕙的秋天恰如其分地映衬了思念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祝福和无尽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知儒道贵:想要了解儒家学说的重要性。
  2. 缝掖见诸侯:在隐秘的地方才能见到真正的统治者。
  3. 且感千金诺:虽然我感激那重要的承诺。
  4. 宁辞万里游:宁愿放弃长途的旅行。
  5. 雁峰侵瘴远:远方的雁峰被瘴气侵袭。
  6. 桂水出云流:桂水从云中流出,象征美好。
  7. 坐惜离居晚:我坐在这里惋惜离别已晚。
  8. 相思绿蕙秋:思念着绿蕙的秋天,表达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儒道比作珍贵的东西。
  • 拟人:雁峰和桂水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视与离别的惋惜,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执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峰:象征着远方与离别。
  • 桂水: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思念。
  • 绿蕙:象征着清新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欲知儒道贵”意指什么? A. 儒家学说的重要性
    B. 人际关系的疏远
    C. 对自然的热爱

  2. “且感千金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朋友的承诺
    B. 对旅途的期待
    C.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夜泊牛津对雨》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思念,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情感的交融;而钱起的《送李判官赴桂州幕》则更突出对儒道与友谊的重视,展现了更深层的文化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钱起研究资料集

相关查询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太宁郡夫人张氏挽词二首 将至萍乡欲宿为重客據馆乃出西郊 小泊新丰市 送孙从之司业持节湖南二首 迓使客夜归四首 雪中登净远亭四首 观基感兴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 过杨二渡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才的成语 仁强 丰亨豫大 目不忍觛 楖栗 身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夜蛾赴火 止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碌碌无能 规求无度 善良 习若自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