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泛江偶成》

时间: 2025-05-07 09:04:12

诗句

扁舟漾寒水,暂使客心清。

天与秋阴合,江连野色平。

洪波回赤壁,苍野带孤城。

更想孙郎战,临风动壮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12

原文展示:

扁舟漾寒水,暂使客心清。 天与秋阴合,江连野色平。 洪波回赤壁,苍野带孤城。 更想孙郎战,临风动壮情。

白话文翻译:

小船在寒冷的水面上荡漾,暂时让游客的心情变得清爽。 天空与秋天的阴云相合,江水与野外的景色连成一片。 巨大的波浪在赤壁回旋,苍茫的原野环绕着孤城。 更加让人想起孙权的战斗,迎风激发起豪壮的情感。

注释:

  • 扁舟:小船。
  • 漾:荡漾,指水面波动。
  • 寒水:寒冷的水。
  • 客心:游客的心情。
  • 秋阴:秋天的阴云。
  • 洪波:巨大的波浪。
  • 赤壁: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场。
  • 苍野:苍茫的原野。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孙郎:指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
  • 临风:迎风。
  • 壮情:豪壮的情感。

典故解析:

  • 赤壁: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孙权与刘备联军在此击败曹操,诗中提及赤壁,可能是为了唤起对历史英雄的记忆和壮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游览江河时所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壮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秋季,作者乘船游览江河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联想,表达了对壮志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江景为背景,通过“扁舟漾寒水”和“天与秋阴合”等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景图。诗中的“洪波回赤壁”和“苍野带孤城”则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使读者联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以及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最后两句“更想孙郎战,临风动壮情”,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壮志的向往,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扁舟漾寒水,暂使客心清。

    • 小船在寒冷的水面上荡漾,暂时让游客的心情变得清爽。
    • 用“扁舟”和“寒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使“客心”得以“清”。
  2. 天与秋阴合,江连野色平。

    • 天空与秋天的阴云相合,江水与野外的景色连成一片。
    • “天与秋阴合”描绘了秋天的阴沉天气,“江连野色平”则展现了江景的广阔和平静。
  3. 洪波回赤壁,苍野带孤城。

    • 巨大的波浪在赤壁回旋,苍茫的原野环绕着孤城。
    • “洪波回赤壁”引入了历史的地标,“苍野带孤城”则增加了诗的孤寂感。
  4. 更想孙郎战,临风动壮情。

    • 更加让人想起孙权的战斗,迎风激发起豪壮的情感。
    • “更想孙郎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临风动壮情”则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修辞手法:

  • 比喻:“扁舟漾寒水”中的“漾”字,比喻船在水面上轻轻荡漾。
  • 拟人:“天与秋阴合”中的“合”字,拟人化地描述了天空与秋阴的相融。
  • 对仗:“洪波回赤壁,苍野带孤城”中的“洪波”与“苍野”,“回”与“带”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江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联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壮志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小船,象征着旅行和探索。
  • 寒水:寒冷的水,营造出清冷和宁静的氛围。
  • 秋阴:秋天的阴云,增加了诗的忧郁感。
  • 洪波:巨大的波浪,象征着力量和历史的厚重。
  • 赤壁:历史地标,唤起对英雄的记忆。
  • 苍野:苍茫的原野,增加了诗的孤寂感。
  • 孤城:孤立的城池,象征着孤独和坚守。
  • 孙郎:历史英雄,激发豪情壮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赤壁”是指哪个历史事件的地点?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长坂坡之战 D. 夷陵之战

  2. 诗中的“孙郎”指的是谁? A. 孙策 B. 孙权 C. 孙坚 D. 孙皓

  3. 诗中的“扁舟漾寒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郁 B. 豪壮 C. 清爽 D. 孤独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是描绘赤壁,苏轼的这首词更加豪放,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壮志的抒发。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泛江偶成》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作品都涉及赤壁,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苏轼的词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赤壁之战史料集》:详细介绍了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史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的历史典故。

相关查询

绝句 登北固楼 过永兴 昭君 古意 山居 书项王庙壁 题仓冈夕照 阴那问松 阴那采黄精和朱游初太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悔不当初 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括率 通开头的成语 癶字旁的字 民生国计 开口见胆 酒酣耳热 瞪目结舌 十字旁的字 包含祜的词语有哪些 游褒禅山记 郑人争年 拿奸拿双 幼碎 文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