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9:11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
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
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头大铜镮,摩挲光阵阵。
早早使风来,沙头一眼认。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
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
淮阴市上人声鼎沸,竹楼依偎在岸边。
好天气里,船桅上的乌鸦被惊飞,
今天我转动船头,朝着西北的方向。
烟波与春草,千里之外竟是一色。
船头的大铜环,摩挲着闪烁的光影。
早早地就让风吹来,沙滩的轮廓一眼就能认出。
什么东西让我羡慕呢?我羡慕船尾的燕子。
燕子衔着泥土,随船桅而来,常常在此歇息。
隔着江面望着行船,船头高昂,船尾摇曳。
可惜我来得太晚,清澈的淮水波浪轻柔。
“金乌”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指代太阳,具有象征光明与希望的含义。而“衔泥趁樯竿”的燕子,寓意着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愚溪,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豪放,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刘禹锡的仕途波折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淮阴行五首》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方式,诗中描绘了淮阴市的热闹场景及船上的悠闲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开篇的“簇簇淮阴市”给人以生动的市井印象,竹楼的描绘则增加了地方的特色。诗中通过“好日起樯竿”和“金乌指西北”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营造出一种轻快的氛围。
在意象上,诗人将船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后半部分的“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更是巧妙,以燕子作为羡慕的对象,传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与欣赏。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金乌”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诗中“何物令侬羡”中的“侬”是指谁?
A. 诗人
B. 船上的人
C. 燕子
答案: 1. B 2.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对《淮阴行五首》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