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0:46
和张文潜痛字韵
作者: 潘大临 〔宋代〕
文章迩来气燄低,
圣经颇遭馀子弄。
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
近来文章的气势低沉,
《圣经》也多遭后辈的戏弄。
公归时应当惩罚那些散布荆舒之说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常被用来比喻忠臣和义士。此处提到的“荆舒之说”指的是对忠诚和正义的曲解,暗示对古典文化和道德的亵渎。
作者介绍: 潘大临,生活在宋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表达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风格清新而有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时期,文人对社会风气的担忧与反思是其创作的重要因素。潘大临对当时文风的低迷和对经典的误解感到痛心,因此写下此诗。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文风的深切关怀与忧虑。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当时文化的低迷和对经典的误解,表达了作者对后辈文人的失望。尤其是“圣经颇遭馀子弄”一句,揭示了对古典文化的不尊重,显示了诗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则表现了作者希望正义得以伸张的愿望,表达了对社会责任的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有力,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文风低迷的叹息,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后人不尊重经典的批判,同时呼吁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圣经”指的是哪个方面的经典?
A. 道教经典
B. 儒家经典
C. 佛教经典
答案: B
“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社会责任的漠视
B. 对社会风气的担忧
C. 对经典的热爱
答案: B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古典文化的珍视
B. 对文人创作的赞美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社会的不同面貌,潘大临则更多关注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