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16
山下晨光晚,林梢露滴升。
峰头斜见月,野市早明灯。
树暗犹藏鹊,堂开已馔僧。
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
诗的意思是:山下的晨光已显得有些晚了,林梢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升起。山峰的顶端隐约可见月亮,而乡间的市集早已点亮了灯火。树木在阴影中,仍然藏着喜鹊,寺堂的门已打开,里面正在准备供僧人的饭菜。我在马鞍上依偎,仿佛又梦见了我曾经骑马的日子。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庐陵,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与哥哥一同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以其才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于世。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游历太白山时,表达了他早晨出行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村市生活,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开篇的“山下晨光晚”直接引入清晨的主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晨光的美好。接着,诗人描绘了山林与市集的景象,展现出清晨的生动,尤其是“野市早明灯”,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活力与温暖,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社会的深刻联系。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中多次运用对比,如“树暗犹藏鹊”与“堂开已馔僧”,前者表现出自然的静谧与生动,后者则体现出人类社会的温情和朝气。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的情感。
最后,诗的尾句“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则引发了诗人对往昔骑马游玩的回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记忆的珍惜。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清晨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晨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赋予了诗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认识。
诗中“晨光晚”表达了什么含义?
“树暗犹藏鹊”中的“藏”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的“明灯”最能代表什么?
这两首诗在意象的使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