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21
次迟韵二首
——苏辙
世事非吾忧,物理有必至。
常阳百川竭,顾亦防雨耳。
阴阳相纠缠,反覆更自治。
幽怀澹不起,默坐识其意。
长子念衰老,远行重惭愧。
疏慵身似僧,岑寂家近寺。
但闻事日新,未觉吾有异。
器鍠本自出,藩角徒不遂。
得失众共知,穷达佛所记。
要令北归日,粗究一大事。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事的漠然和对物理法则的理解。虽然世间的事情与我无关,但自然的法则总会发生。我看到大江大河终将干涸,偶尔也要防备一下雨水。阴阳的交错纠缠,反复无常,最终都归于自我掌控。我的心情淡泊,不会轻易被外界影响,静坐下来去理解它的深意。长子对衰老的思虑,远行时感到羞愧不已。我变得懒散,身体如同僧人一般,家里安静得仿佛靠近寺庙。只听闻世事日新,却未曾觉察自己有什么不同。器物本来自会生成,却只是在边缘徘徊而无法实现。得失是大家都知道的,穷达的事情佛陀也是有记录的。希望能再回北方,粗略探究一些大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倡导理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北宋政治动荡、社会变革之际。作者在此时写作,表达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次迟韵二首》通过对世事和自然法则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反复提到的“阴阳”、“得失”等关键词,体现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思索。他不为世事所困扰,反而以一种淡泊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无常与变化。这种境界在于他对内心的探索与自我认知的深入,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
此外,诗中“长子念衰老”之句表现出对家庭和生命的责任感,而“疏慵身似僧”则显示出一种对世俗的放下与归隐的向往。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传达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也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法则的理解。通过对阴阳得失的思考,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认知,倡导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世事非吾忧”,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世间的事与我无关
B. 我非常关心世事
C. 我忧虑世事的变化
“幽怀澹不起”中的“幽怀”指的是:
A. 内心的情感
B. 外在的事物
C. 朋友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得失众共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得失是个人的秘密
B. 得失是人皆有之的普遍现象
C. 得失与我无关
《静夜思》与这首诗的比较:
《登高》与这首诗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