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6:33
《锄药咏》
作者:钱起 〔唐代〕
莳药穿林复在巘,
浓香秀色深能浅。
云气垂来浥露偏,
松阴占处知春晚。
拂曙残莺百啭催,
萦泉带石几花开。
不随飞鸟缘枝去,
如笑幽人出谷来。
对之不觉忘疏懒,
废卷荷锄嫌日短。
岂无萱草树阶墀,
惜尔幽芳世所遗。
但使芝兰出萧艾,
不辞手足皆胼胝。
宁学陶潜空嗜酒,
颓龄舍此事东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林间锄药的情景,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药草的芳香。春天的气息在松树的阴影之中显得格外悠长。清晨的莺鸟在百啭声中催促着春天的到来,泉水旁的花朵在石缝中悄然开放。作者不随飞鸟飞去,像是那从山谷中走出的隐士。面对这些美好,自己不知不觉中忘却了懒惰的时光,放下书卷,手握锄头,觉得日子似乎太短了。难道庭前没有萱草吗?可惜那些幽幽的芳香被世人所遗忘。只要能让芝兰在萧艾中生长,宁愿双手粗糙也心甘情愿。宁愿像陶渊明那样空怀酒兴,颓废地放弃其他农事。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22年,卒于公元770年。钱起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锄药咏》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诗中融入了隐士的情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锄药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林间种药的情景,诗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篇以“莳药穿林复在巘”引入,展现了生动的自然环境以及作者的劳作情景。接下来的“浓香秀色深能浅”则通过嗅觉与视觉的交融,增强了自然之美的表现力。
诗中对春天的描绘尤为生动,云气、松阴、莺鸟和泉水构成了一幅清新宜人的自然画卷。尤其是“如笑幽人出谷来”,通过比喻表现出作者的隐逸情怀,暗示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
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懒惰的反思与自我鞭策:“对之不觉忘疏懒”,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通过对萱草与芝兰的提及,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然、热爱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态度。
《锄药咏》的作者是谁?
诗中“莳药穿林复在巘”描绘的是哪种活动?
“如笑幽人出谷来”中“幽人”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