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09:53
黄州望樊山,秀色如可揽。扁舟横江来,山脚系吾缆。大川失汹涌,浅水澄可鉴。北风吹疏雨,夜枕舟屡撼。齐安不可望,灭没孤城暗。奔流略溪口,龙蜃屡窥瞰。平生千金质,戒惧敢忘暂。兹游定何名,耿耿有余念。
从黄州眺望樊山,那秀丽的景色仿佛可以伸手揽取。我乘着小船横渡江面而来,将缆绳系在山脚下。宽阔的江面失去了汹涌的波涛,浅浅的水面清澈得可以照见人影。北风吹来稀疏的雨点,夜晚躺在船上,船身被风吹得频频摇晃。齐安城已经看不见了,孤零零的城池在夜色中显得暗淡无光。急流掠过溪口,仿佛有龙和蜃在暗中窥视。我一生都保持着对千金的戒惧,不敢有片刻的忘却。这次旅行究竟意味着什么,心中总是萦绕着深深的思绪。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黄州游历时所作,通过对樊山的描绘和对旅途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思。
这首诗以黄州樊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景和旅途的感受。诗中“秀色如可揽”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樊山的美丽,使读者仿佛能亲身感受到那秀丽的景色。“扁舟横江来”和“山脚系吾缆”则描绘了诗人的旅途,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传达了旅途的宁静与孤独。
诗中的“大川失汹涌,浅水澄可鉴”一句,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表现了江面的平静和清澈,与“北风吹疏雨,夜枕舟屡撼”形成对比,突出了旅途中的不安和动荡。“齐安不可望,灭没孤城暗”则进一步加深了旅途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平生千金质,戒惧敢忘暂”和“兹游定何名,耿耿有余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思和对未来的忧虑,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樊山的描绘和对旅途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思,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秀色如可揽”形容的是什么? A. 黄州 B. 樊山 C. 扁舟 D. 大川
“扁舟横江来”中的“扁舟”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帆船 D. 渔船
诗中“大川失汹涌,浅水澄可鉴”表现了什么? A. 江面的汹涌 B. 江面的平静 C. 江面的危险 D. 江面的黑暗
“齐安不可望,灭没孤城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平静 C. 孤独 D.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