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时间: 2025-04-29 09:58:09

诗句

柳外细听莺燕语,声声似度鞠花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58:09

原文展示:

柳外细听莺燕语,声声似度鞠花新。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外仔细聆听莺燕的鸣叫,它们的每一声都仿佛在赞美新开的菊花。

注释:

  • 柳外:指柳树的外围或远处。
  • 细听:仔细聆听。
  • 莺燕语:莺和燕的鸣叫声。
  • 声声:每一声。
  • 似度:仿佛在赞美。
  • 鞠花新:新开的菊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惟信(约1179-1243),字季和,号静庵,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写花鸟虫鱼,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柳树外莺燕的鸣叫,以及新开的菊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秋日,诗人漫步于柳树外,聆听到莺燕的鸣叫,看到新开的菊花,心生感慨,遂作此诗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柳树外莺燕的鸣叫和新开的菊花,通过“细听”和“声声似度”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美的欣赏。诗中的“柳外”和“鞠花新”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象,莺燕的鸣叫声仿佛在赞美新开的菊花,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深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外细听莺燕语”:诗人站在柳树外,仔细聆听莺燕的鸣叫声,这里的“细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专注。
  • “声声似度鞠花新”:莺燕的每一声鸣叫都仿佛在赞美新开的菊花,这里的“似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莺燕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性。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声声似度”的描绘,将莺燕的鸣叫声拟人化,仿佛它们在赞美新开的菊花,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性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通过描绘秋日柳树外莺燕的鸣叫和新开的菊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外:宁静的自然环境。
  • 莺燕语:自然的声音,传递生机和活力。
  • 鞠花新:秋日的菊花,象征着美丽和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莺燕语”指的是什么? A. 莺和燕的鸣叫声 B. 莺和燕的对话 C. 莺和燕的歌声 D. 莺和燕的飞翔声

  2. 诗中的“似度”是什么意思? A. 仿佛在赞美 B. 仿佛在歌唱 C. 仿佛在飞翔 D. 仿佛在对话

  3. 诗中的“鞠花新”指的是什么? A. 新开的菊花 B. 新开的梅花 C. 新开的桃花 D. 新开的牡丹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日景象,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
  • 王维《鸟鸣涧》:通过鸟鸣和山涧的描绘,表达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孙惟信《句》: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美的赞美,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而孙惟信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孙惟信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面解读和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钱塘江 秋晚悲怀 读长恨辞 残叶 乡思 子夜歌(和尚友) 蝶恋花 汉东楼 鄜延凯歌 其五 鄜延凯歌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政教合一 女字旁的字 栋楹 悦目娱心 日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积累 顽梗不化 人面狗心 黹字旁的字 雇赁 乙字旁的字 信遇 犬牙交错 以诚相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