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3:36
蛩语。蛩语。梧叶堕阶如雨。西风昨夜新寒。不卷绯罗绣帘。帘绣。帘绣。珍重兰猗菊秀。
蟋蟀在低吟。蟋蟀在低吟。梧桐树叶如雨般落在台阶上。西风昨夜带来了新的寒意。我不卷起那绯红绣帘。帘子上绣着美丽的花纹。珍惜那兰花和菊花的美丽。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富有情感和哲理,语言优美,工整对仗。
《转应曲》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尤其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此诗作于秋冬交替之际,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情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转应曲 其十九》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冬季节的景象。诗中反复的“蛩语”声,仿佛让人感受到蟋蟀在深秋夜晚低吟的孤独与哀怨。落叶如雨,描绘了自然的凋零,传达出一种伤感的情绪。西风带来的新寒,不仅是天气的变化,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不卷起绯罗绣帘,表现出一种对温暖与美好生活的留恋。绣帘上的花纹与珍重的兰花和菊花,构成了诗中美好与忧伤的对比。兰花和菊花的高洁象征,暗示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成功地传达了孤独、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思考与感情共鸣,令人感叹。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蛩语”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蟋蟀的鸣叫
C. 风声
“西风昨夜新寒”中的“新寒”指的是?
A. 新的事物
B. 寒冷的天气
C. 冷淡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兰猗菊秀”象征什么?
A. 普通的花
B. 高洁和珍贵的事物
C. 生活的困苦
可将此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沉重,以及对自然的感受与人生态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