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8:38
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
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
忆君不见令人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燕支山,途经酒泉的道路时,北风卷起沙尘,白草摇曳的情景。长安在阳光的边际遥遥可见,思念朋友杜位的心情,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与愁苦。
杜位:杜位是诗人的朋友,二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诗中通过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怀念。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见,体现了士人之间的情谊。
岑参,字与之,号青莲,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甘肃。岑参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征战生活及思乡情感,风格豪放、奔放。
此诗写于岑参出征之际,过燕支山时,身处异乡,心系长安与朋友,体现出当时士人对故土和亲友的深切思念。
岑参的《过燕支寄杜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冬日荒凉的边塞画面。诗的开头描绘了北风呼啸,沙尘弥漫的景象,给人以孤寂和萧条的感觉。“白草”二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凋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忧伤。在长安的遥远与模糊的日光映衬下,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显得深刻而真挚。
诗的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好友杜位的思念。长安的遥远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而“忆君不见令人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诗人在艰苦的征途上,面对风沙和孤独,心中不禁涌起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深沉而感人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友谊的珍视,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岑参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士人对故乡、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白草”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凋零
C. 友谊
诗人思念的对象是谁?
A. 杜位
B. 朋友
C. 家人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