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16
浮玉山头日日风,涌金门外已春融。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
在浮玉山的山顶上,日复一日的风吹拂着;金门外的春天已经融化。经过两年的时光,鱼和鸟似乎彼此都认识了;三月的莺花也都交给了你。剩下的只看新翻的眉头,似乎要让人昏迷;不应当因为离别而泪流满面,脸上的红晕也不该消散。谁能把相思的字句织成,寄给江边北飞的鸿雁呢?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被称为“苏东坡”。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
此诗作于苏轼南渡后,对故乡钱塘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开篇“浮玉山头日日风”,用清新的意象描绘出山顶的风景,设置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氛围,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好。接着“涌金门外已春融”,映衬出春天的到来,加深了对故乡的怀念。
“二年鱼鸟浑相识”,诗人通过生物的和谐共处,隐喻自己与故乡的亲近与熟悉,时间的流逝使得自然界的生物也相互了解。诗中提到的“莺花付与公”,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
接下来的“剩看新翻眉倒晕”,通过“眉”字传达出因思念而生的复杂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失落。最后两句“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则将思念的情感寄托于鸿雁,期待能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远方的亲人,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亲人情感的寄托。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情感的复杂性。
诗中提到的“浮玉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诗人的故乡
B. 山的名称
C. 一个虚构的地方
D. 海边的山
“何人织得相思字”中的“相思”主要指什么?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朋友的思念
诗中“莺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瑟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热情
答案: 1. B 2. D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