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4:40
屐齿无泥竹策轻,
莓苔梯滑夜难行。
独开石室松门里,
月照前山空水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山中夜行的情景。诗人穿着木屐,脚步轻快,没有沾到泥土,但因竹子轻便而滑的特性,行走起来却很困难。地面上长满了莓苔,夜晚行走更加艰难。诗人在一座石室中独自坐落,松树环绕,月光洒在前面的山上,映照着空旷的水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月照前山”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月光的崇敬与向往,常用月亮象征清静、高远的情感。
作者介绍: 马戴,字子俨,号青门,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主题多与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关,风格清新自然,常反映隐士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山中,诗人可能在隐居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孤独,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山中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夜晚的孤独与宁静。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行走的艰难,既有自然环境的真实反映,也隐含了隐士生活的曲折与不易。竹策轻便却难以掌控,莓苔的滑腻使得行走更加困难,给人一种在自然中面临挑战的感觉。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内心的宁静。石室内独自静坐,松门外的月光照耀着空旷的山水声,形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此时,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月光的照耀与水声的回响,都传达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外在环境的艰难,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似乎在告诫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是最重要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夜晚的描绘,表达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屐齿无泥”的意思是:
A. 行走的路面湿滑
B. 行走的路面干净
C. 行走的路面崎岖
D. 行走的路面泥泞
诗人独自在石室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A. 孤独
B. 热闹
C. 紧张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但更多地强调了秋天的意境和自然的美,而马戴的《山中作》则着重表现了夜晚行走的艰难与内心的宁静。两首诗在意境上相似,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具画面感,后者则更多地渗透了情感的体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