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杏园即事》

时间: 2025-04-26 02:44:40

诗句

蟠桃移种杏园初,红抹燕脂嫩脸苏。

闻道飘零落人世,清香得似旧时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40

原文展示

蟠桃移种杏园初,
红抹燕脂嫩脸苏。
闻道飘零落人世,
清香得似旧时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杏园初开时的情景,犹如刚刚移植的蟠桃树,盛开的花朵鲜艳,宛如画师为娇嫩的脸庞涂上的红色胭脂。诗人听说外界的纷扰与无常,感慨这些花香似乎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清新与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1. 蟠桃:传说中能延年益寿的桃子,象征美好与长寿。
  2. 燕脂:一种红色的胭脂,用于化妆,形容花的颜色鲜艳。
  3. 飘零:指花瓣或生命的流逝、消散。
  4. 清香:花香,指杏花的香气。

典故解析
“蟠桃”源自《山海经》,传说为西王母的蟠桃,象征着美好和长寿。杏花在中国文化中也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政治改革和文学成就闻名,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和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巅峰。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杏园即事》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诗人以杏园的美丽景象为引子,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好。然而,随着自然的绚丽,诗中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首句“蟠桃移种杏园初”,通过对桃树与杏园的描绘,引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接着“红抹燕脂嫩脸苏”,形象地描绘了杏花的娇嫩和美丽,这种美丽不仅仅是自然的呈现,更是人心向往的美好。然而,随着“闻道飘零落人世”,诗人却突然转向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似乎在提醒读者,纵使花香四溢,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依然存在。

最后一句“清香得似旧时无”更是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整体而言,王安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渗透出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形成了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蟠桃移种杏园初:描绘了春天初来,桃树刚刚移栽到杏园,象征着新的开始。
  2. 红抹燕脂嫩脸苏:形容杏花刚开,红艳如妆,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娇嫩。
  3. 闻道飘零落人世:传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仿佛在说,即便美丽也难逃消逝。
  4. 清香得似旧时无: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感慨如今的清香已不似往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杏花比作嫩脸,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飘零”体现花的无奈与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杏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代表了希望。
  2. 蟠桃:寓意着长寿与美好,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3. 清香:象征着往昔的美好,带有一种怀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杏园即事》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桃花的美丽
    B. 杏花的生机与人生的无常
    C. 春天的到来

  2. “红抹燕脂”中的“燕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红色的胭脂
    C. 一种水彩画

  3.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C. 政治的变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庐山谣》
  2.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在描写春天时,王安石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内涵,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各自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王安石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水陆寺 宿横溪桥 宿灌头 诉董寺丞 送周魁 送赵右秋二首 送赵右秋二首 送詹仲通县尉 送提举陈工部 送商府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裒如充耳 炊金馔玉 路绝人稀 包含柑的词语有哪些 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文 欠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残汤冷饭 护胃 星液 一步一趋 鹿皮苍璧 张灯挂彩 黹字旁的字 漏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