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详定试卷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7 02:02:03

诗句

童子常誇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2:02:03

诗词名称: 详定试卷二首 其二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童子常誇作赋工,
暮年羞悔有杨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
今日论才将相中。
细甚客卿因笔墨,
卑于尔雅注鱼虫。
汉家故事真当改,
新咏知君胜弱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年轻人常常自夸自己擅长赋诗,然而到了老年却为曾经的自负感到羞愧,想起了杨雄。当年他因才华被赐予绢帛和优厚的待遇,而现在在人才评定中却被忽略。细致的客卿因笔墨的修饰而变得高贵,但却不及那些以雅正为标杆的文人。汉朝的故事确实应该改一改,而新的诗作则知道你比弱者更胜一筹。

注释:

  • 童子: 年轻人,指初学者或年轻的文人。
  • 杨雄: 汉代著名的辞赋家,诗中提及他反映了当时文学成就的比较。
  • 赐帛: 受赏绢帛,表达对才华的认可。
  • 客卿: 外来的文人,通常指受聘于官府的文士。
  • 尔雅: 指古籍《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词典,象征正统的学术气质。
  • 鱼虫: 指一些小字小词,象征低俗的文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他致力于变法,倡导新法,推行多种改革,影响深远。王安石的诗词风格独特,注重现实题材,常以自我反省和社会观察为主题。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年轻时自负的反思与对文学及人才评价的思考,表达了对当时文人的一种批判和对汉代文学传统的重新审视。

诗歌鉴赏:

《详定试卷二首 其二》是王安石晚期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他对文人自负与社会评价的深刻理解。开篇以“童子常誇作赋工”引入,传达出年轻时的骄傲与自信。接着提到“暮年羞悔”,表现出对过去的懊悔与反思,显示了时间对人的改变和成长。

诗中提到杨雄,意在强调当时文学界的高峰与自己的渺小,表现出王安石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与对传统的敬畏。他以“当时赐帛倡优等”描绘了年轻时获得的荣耀,而“今日论才将相中”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感叹当初的辉煌已不再,反映出对文学地位的思考。

后半部分通过对“客卿”的细致描绘,表达王安石对当时文人风气的批评,认为过度的修饰与追求形式的内容不值得推崇。最后几句则是对汉代文学传统的再思考,希冀新的诗歌能够超越过去的局限,展现出新的视野与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童子常誇作赋工”:年轻人总是自夸擅长写赋。
  • “暮年羞悔有杨雄”:到老年才为当初的自负而感到羞愧,想起杨雄的成就。
  • “当时赐帛倡优等”:当年因才华被赏赐绢帛,享受特权。
  • “今日论才将相中”:如今在人才评定中却被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 “细甚客卿因笔墨”:细致的外来文人因笔墨的修饰而显得高贵。
  • “卑于尔雅注鱼虫”:却不及那些以正统为标杆的雅士。
  • “汉家故事真当改”:汉朝的故事确实应该被重新审视与改编。
  • “新咏知君胜弱翁”:新的诗作应当知道你比那些弱者更胜一筹。

修辞手法:

  • 对比: 年轻时的自负与晚年的反思形成鲜明对比。
  • 反讽: 对“客卿”的描写,暗含对文人浮华追求的讽刺。
  • 典故: 引用杨雄和汉家故事,增加了诗的厚重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年轻时自负行为的反思和对当时文人风气的批判,强调了文学创作应当回归内容的真实与深刻,呼唤对传统的改进与创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童子: 代表年轻的自负与骄傲。
  • 杨雄: 象征文学的高峰与成就。
  • 赐帛: 荣耀与地位的象征。
  • 客卿: 外来的文人,代表了浮华与表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童子”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 A) 中年人
    • B) 老年人
    • C) 年轻人
    • D) 老年人
  2. 诗中提到的“杨雄”是谁?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将军
    • C) 一位哲学家
    • D) 一位画家
  3.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什么?

    • A) 对传统的蔑视
    • B) 对新诗的期待
    • C) 对老年人的感慨
    •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C) 年轻人
  2. A) 一位诗人
  3. B) 对新诗的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往事与人事的怀念与思考。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常常对比,王安石的诗注重现实与反思,而李白的诗则更加奔放与洒脱。王安石在《详定试卷二首 其二》中展现了对文人自负的批判,而李白在《将进酒》中则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花影半帘初睡起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 临江仙 坐河边新楼 临江仙 自姚江回杭内子辈先已抵杭数日喜赋 临江仙 其三 临江仙 夏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谑笑科诨 玄字旁的字 利利索索 耳刀旁的字 见钱眼开 黑字旁的字 能争惯战 痟疾 勃然大怒 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回答 禾字旁的字 宪禁 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邑邑不乐 诊籍 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