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4:46:51

诗句

已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月,送我到扬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6:51

原文展示

已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月,送我到扬州。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成为湖阴的客人,怎么还能再去远游呢?
昨夜的月亮照耀着章江,把我送到了扬州。

注释

  • 湖阴:指湖边的阴凉处,这里暗示诗人身处的环境。
  • 远游:远行、游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览的向往。
  • 章江:指江西省的章江,因江水而闻名。
  • 扬州:扬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如画,诗人此处提到扬州,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推行新法以图振兴国家,致力于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王安石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杂咏四首》是王安石在闲暇时创作的作品,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思索与感悟。此首诗作于他在湖阴时,表达了他对游历的思考和对家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游的渴望与无奈。开篇“已作湖阴客”,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引入,表明了诗人已身处他乡,感受到孤独与惆怅。接着“如何更远游”更是体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然渴望远行,但现实却限制了他的脚步。

第二句“章江昨夜月”,则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月光洒在江面上,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送我到扬州”不仅是对扬州的向往,更是对故乡的惦念与归属感的体现。诗中的“月”与“江”,渗透着浓厚的自然情感,展现了王安石心中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作湖阴客:诗人已经成为湖边的客人,暗示他身处异乡,感到孤独和离愁。
  • 如何更远游:表达了诗人对远游的渴望,但因现实的限制而感到无奈。
  • 章江昨夜月:描绘了章江的美丽夜景,月光照耀着江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送我到扬州:月光好似在将诗人送往扬州,既是对扬州的向往,也暗示了归属感的缺失,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送行者,增添了诗的情感厚度。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游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体情感基调既有孤独感,又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阴:象征着安静与孤独。
  • 章江:象征自然之美,代表着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 扬州:象征故乡与归属,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杂咏四首 其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游历的渴望
    B. 对政治的思考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A

  2. “已作湖阴客”中的“湖阴”指的是什么? A. 山顶
    B. 湖边的阴凉处
    C. 深山老林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章江”位于哪个省? A. 浙江
    B. 江西
    C. 湖南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安石的《杂咏四首 其二》和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王安石则显得更加内敛,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池幸遇诗 梦升天诗 谢徐容斋赠梅 送总统佛智师南还 德寿殿玉方池砚 送舍弟南归穰下 题香山寺画卷 琉璃肺 佛狸祠 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鸲鹆 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夜话 一鳞半甲 佛郎机炮 衣字旁的字 口没遮拦 四海昇平 心软意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荆请 父字头的字 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犬马之诚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