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39
王安石《中牟》
颓城百雉拥高秋,
驱马临风想圣丘。
此道门人多未悟,
尔来千载判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颓废的城墙和秋高气爽的天空交相辉映。我骑马迎风而行,思绪飞扬,仿佛在想起那圣贤的高峰。可是这条通往智慧的道路,许多门徒仍然未能领悟。自古以来,已经过去了千年,人生的道理依旧难以理解。
“圣丘”可能暗指古代圣贤的教诲,象征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千载”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表明道理的揭示需要漫长的时间。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倡导变法,主张改革,代表作有《题临安邸》、《梅花》等。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中期,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流露出对门徒领悟能力的失望,表现出他对教育的深刻关注。
《中牟》通过描绘颓城和驾马临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后辈学习的失望。诗中的“颓城”象征着衰败的社会,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而“驱马临风”则展现了一种向上追求的姿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诗的后两句通过对“此道门人多未悟”的叹息,揭示了教育和领悟的艰难,暗示了即使是千年以前的圣贤之道,依然难以被后人所领会。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深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教育和领悟难度的感慨,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颓城”象征什么?
A) 繁荣
B) 衰败
C) 学问
“此道门人多未悟”中的“此道”指的是什么?
A) 学习之道
B) 通往智慧的道路
C) 生活之道
“尔来千载”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感叹时间流逝
B) 高兴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