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5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52:00
槛临溪上绿阴围,
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
山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
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秋风斜月钓船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太湖恬亭的静谧景象。诗人在溪边的栏杆旁,绿树成荫,溪岸起伏,景色迷人。夕阳西下,孤独的身影伫立在断桥上,山间幽静的树木和鸟儿相依相伴。游玩时,心中感到无比轻松,静谧之处,谁又知道世间的纷扰呢?更待夜深时分,依靠在栏杆上,秋风轻拂,明月斜挂,钓船缓缓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象与道家思想相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文学上,他以诗、文、词、赋皆有建树,风格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
《太湖恬亭》是在王安石晚年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政治生涯的压力和纷扰之下,诗人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太湖恬亭》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立思考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太湖的美丽景色,尤其是“槛临溪上绿阴围”这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自然的怀抱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解脱,恍若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与自己无关。
“日落断桥人独立”,这一句描绘了夕阳下的孤独,似乎在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秋风、斜月与钓船归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的依恋。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邃和宽广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王安石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向往,倡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槛临溪上绿阴围”中的“槛”指什么?
诗人在哪个时候感到心无累?
“秋风斜月”中的“斜月”所传达的意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安石的《太湖恬亭》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但王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王安石则更关注于人心的宁静与世事的超脱。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