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1:59
长椿寺病马行
作者: 钱芳标 〔清代〕
招提二马一马病,腕折蹄长气犹劲。
伏枥虽虚千里心,脱鞿翻适长林性。
人言此马初买时,射堂陈孔蹀躞驰。
双瞳夹镜耳批竹,青丝为络黄金羁。
孟门坂峻羊肠滑,骏足豗隤一朝蹶。
昔夸金埒云满身,今同洮水冰伤骨。
负盐驾鼓力不任,豢养却依支道林。
天晴放饮井泉白,春晚卧嘶园草深。
君不见长安城中千万骑,飞尘蹴天光照地。
长鞭短策无不施,齿老旋随敝帷弃。
又不见将军铁驷来渥洼,东行沧海西流沙。
苜蓿虽衔不遑食,功成鹊印归虎牙。
何如此马辞骖服,纵病还同塞翁福。
身闲早得华山归,害去讵劳襄野牧。
乃知不材造物怜,豫章见斫樗散全。
无用之用世罕识,达哉庄叟何其贤!
招提寺中有两匹马,其中一匹生病了,腿脚受伤,蹄子长得也不太好,但它的气力依旧强劲。即便在马厩中虚弱无力,它心中仍怀有千里奔腾的愿望,脱去缰绳它本性依然奔放。人们说这匹马初买的时候,曾在射堂里驰骋飞奔,双眼如镜,耳朵修长,鬃毛如青丝,金缰绳拴住了它。孟门山路陡峭,羊肠小道滑腻,骏马的脚步轻盈,转眼间就摔倒了。曾经夸耀它浑身是金,现如今却像洮水中的冰一般伤了骨。虽然它身负盐车与鼓声,却力不从心,养在支道林中。天气晴好时,它在井边饮水,春天晚了时,它在园中草深处嘶鸣。难道你没有见到长安城中成千上万的骑士,飞扬的尘土仿佛把天光踩在地上。长鞭短策无所不施,年老时却只能随便丢弃破旧的帷帐。又不见将军驾着铁马来到渥洼,东行沧海,西流沙。尽管吃着苜蓿,却无暇进食,功成后却如同归去的鹊印。何必让这匹病马辞去鞍具,尽管生病,依然可以比作塞翁的福。身心闲适,早日得以归隐华山,受伤又何必劳烦襄阳的牧场呢?因此我知道无用之才反而更受造物的怜悯,正如豫章的樗树,最终得以生存。无用之用在世俗中却鲜有人识得,庄子真是何等的贤明啊!
作者介绍: 钱芳标,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人生哲理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病中,借助马的生病与生命的无常,表达对生命状态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长椿寺病马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马的悲欢离合,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中前半部分描绘了病马的状态,从外在的伤病到内心的渴望,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后半部分则通过对长安城中骑士与将军的对比,反映出社会的繁华与个体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尤其是“身闲早得华山归,害去讵劳襄野牧”的句子,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暗示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归属。诗人通过马的病态,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珍贵,体现了“无用之用”的哲理,强调了在社会中常被忽视的人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语言生动,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激发读者对生命本质的深思。
逐句解析:
(后续句子同样逐句解析,分析其意象和情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病马的遭遇,反映出生命的无常与人生态度的选择,强调在繁华与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病马有几匹?
A. 一匹
B. 两匹
C. 三匹
D. 四匹
诗中所提到的“塞翁福”是什么意思?
A. 凶事可能转为吉事
B. 生活安逸
C. 财富的象征
D. 生命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长椿寺病马行》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深意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