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渑池》

时间: 2025-05-07 09:50:18

诗句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18

原文展示

渑池
作者: 汪遵

西秦北赵各称高,
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
相如有剑可吹毛。

白话文翻译

西秦和北赵各自声名显赫,
在池边摆开筵席的就是我们这帮人。
为何君王亲自敲击鼓,
因为相如手中有剑可以削发。

注释

  • 西秦:指当时西方的秦国,因其地理位置和强大实力而闻名。
  • 北赵:指北方的赵国,同样以其强大而著称。
  • 张筵:摆开宴席,指设宴款待。
  • 击缶:敲击鼓,通常用于召集或引起注意。
  • 相如:指的是平生有名的辞章之士,常常指的是司马相如,他是一位著名的文人。
  • 可吹毛:这是一个形容词,意指相如的剑术高超,可以轻易地削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之美。其作品多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创作背景

《渑池》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国家富强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当时盛世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渑池》通过描绘一个宴会场景,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政治气氛。诗中提到的西秦和北赵,暗示了当时的两大强国,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整首诗以轻松的语气开篇,却在结尾处引入了相如这一历史人物,展现出一种微妙的对比:一方面是盛大的宴席,另一方面则是武器的象征,暗示着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尤其是“何事君王亲击缶”的疑问,反映出诗人对权力和战争的思考,似乎在质疑君王的决策是否明智。此外,诗中通过对相如的提及,强调了个人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给人以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秦北赵各称高:开头两句指出西秦和北赵都是声名显赫的国家,表明历史背景和社会地位。
  2. 池上张筵列我曹:在池边摆开筵席,显示出作者对当时聚会场景的描绘,暗示着某种盛宴的气氛。
  3. 何事君王亲击缶:提出疑问,为什么君王亲自参与敲击鼓,反映出对权力运作的观察。
  4. 相如有剑可吹毛:指出相如的剑术高超,暗示着个人才能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的“西秦北赵”与“池上张筵”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使用反问句式,增加了语句的深度,激发读者思考。
  • 象征:相如的剑象征着才能和力量,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引入,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权力的质疑,反映出个人才能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展现了盛唐的繁荣与战争的潜在威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秦、北赵:象征着强国与竞争。
  • :代表宴会的场所,象征着轻松与欢乐。
  • :象征着力量与才能,暗示着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两个国家是哪个?

    • A. 魏国和蜀国
    • B. 西秦和北赵
    • C. 南唐和北汉
  2.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司马相如
    • B. 李白
    • C. 杜甫
  3. 诗中“击缶”意指什么?

    • A. 打击敌人
    • B. 敲击鼓
    • C. 吹响号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渑池》: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但《春望》更侧重于战争的苦楚,而《渑池》则以宴会场景反映出盛世的繁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乙卯夏访问鲁迅纪念馆 临江仙 临江仙·和韵答锦全、罗炽 临江仙 碧梧井 临江仙 临江仙第四体 临江仙 吕城道中 临江仙·古寺长廊清夜美 临江仙 春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偷期 黑头虫 常材 三仕三已 龍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衰当益壮 金星砚 识昧高卑 池鱼遭殃 游骐 包含角的成语 四点底的字 竹字头的字 插科使砌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