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渭村雨归》

时间: 2025-04-27 18:02:45

诗句

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

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

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

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45

原文展示:

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
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
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
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白话文翻译:

渭水的寒流渐渐退去,岸边的蒲草和稗草茂盛而杂乱。我悠闲地站在沙滩旁,观看有人在收割芦苇和水草。靠近水边的景色显得寒冷,即使晴天也显得寂寥。又一次,黄昏的阴云升起,野外的色彩愈加萧条。萧条的归路上,傍晚的细雨湿润了村里的桥。

注释:

  • 渭水:渭河,流经陕西省的河流。
  • 蒲稗:一种生长在水边或湿地的植物,常用于编制草席。
  • 苇苕:即芦苇,水边生长的高大植物。
  • 闲傍:悠闲地站在一旁。
  • 萧条:形容景色荒凉或情绪低落。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心社会民生的主题受到广泛欢迎。

创作背景:

《渭村雨归》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类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渭村雨归》是一首描绘自然和人文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开篇以“渭水寒渐落”引入,描绘出初秋的寒意和水面逐渐退去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着用“闲傍沙边立”,展现诗人悠闲的姿态,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此时,诗人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收割着芦苇和水草,这一幕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真实,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忙碌与从容。

“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进一步加强了诗中的孤独感,尽管是晴天,周围的景色依然显得冷清。这个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仿佛在晴好的天气中也难以驱散内心的阴霾。最后两句“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细雨中的村桥象征着归途的孤独与无奈,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渭水寒渐落:渭水开始变凉,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2. 离离蒲稗苗:岸边的蒲草和稗草丛生,表现出自然的繁茂。
  3. 闲傍沙边立:诗人悠闲地站在沙滩旁,暗示一种放松的状态。
  4. 看人刈苇苕:观察他人忙碌,表现人情冷暖。
  5. 近水风景冷:即使水边的美景也显得寒冷。
  6. 晴明犹寂寥:阳光明媚却依然感到孤独。
  7. 复兹夕阴起:黄昏时分,阴云再度聚集。
  8. 野色重萧条:野外的颜色更加沉寂。
  9. 萧条独归路:归途的孤独感愈加明显。
  10. 暮雨湿村桥:傍晚的细雨湿润了村子里的桥,象征着归途的凄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对比了诗人的闲适和他人的忙碌。
  • 意象:使用“蒲稗”、“芦苇”、“暮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渭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变迁。
  • 蒲稗:表现自然的生机与繁华。
  • 夕阴与暮雨:象征着孤独与忧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渭水寒渐落,指的是: A. 渭水开始变热
    B. 渭水开始变凉
    C. 渭水干涸

  2. 诗中“闲傍沙边立”意指: A. 诗人忙于采摘
    B. 诗人悠闲地观看
    C. 诗人在沙滩上行走

  3. “萧条独归路”表达的是: A. 归路热闹
    B. 归路孤独
    C. 归路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白居易的《渭村雨归》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宁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四首 龟峰 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 隐人山居 题郑寒白来鸿楼图 楼台烟雨亭 进宫斋戒西直门道中作 其二 与王兆京同年宿敬亭 避疫游栖霞岭紫云洞 刘吏部挽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元胎 玉字旁的字 蓼蓝 割臂盟公 独木不林 输出 貝字旁的字 打雄 外强中干 馬字旁的字 裒裒 有忝祖德 碔砆混玉 髟字旁的字 恋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