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45
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
闲傍沙边立,看人刈苇苕。
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
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渭水的寒流渐渐退去,岸边的蒲草和稗草茂盛而杂乱。我悠闲地站在沙滩旁,观看有人在收割芦苇和水草。靠近水边的景色显得寒冷,即使晴天也显得寂寥。又一次,黄昏的阴云升起,野外的色彩愈加萧条。萧条的归路上,傍晚的细雨湿润了村里的桥。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心社会民生的主题受到广泛欢迎。
《渭村雨归》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类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淡的忧伤。
《渭村雨归》是一首描绘自然和人文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开篇以“渭水寒渐落”引入,描绘出初秋的寒意和水面逐渐退去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着用“闲傍沙边立”,展现诗人悠闲的姿态,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此时,诗人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收割着芦苇和水草,这一幕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真实,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忙碌与从容。
“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进一步加强了诗中的孤独感,尽管是晴天,周围的景色依然显得冷清。这个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仿佛在晴好的天气中也难以驱散内心的阴霾。最后两句“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细雨中的村桥象征着归途的孤独与无奈,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伤感。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渭水寒渐落,指的是:
A. 渭水开始变热
B. 渭水开始变凉
C. 渭水干涸
诗中“闲傍沙边立”意指:
A. 诗人忙于采摘
B. 诗人悠闲地观看
C. 诗人在沙滩上行走
“萧条独归路”表达的是:
A. 归路热闹
B. 归路孤独
C. 归路美丽
答案: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白居易的《渭村雨归》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