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44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孟郊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
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
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
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
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
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
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
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
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通过言语倾诉心中情感的渴望。虽然一草一木都显得微不足道,但主人给予的恩惠却如高山般厚重。身处边疆,面对风沙,心中却常常思念故土,梦中波涛汹涌,魂牵梦绕。离别的那天,泪水沾湿了衣袖,悲伤的原因在于礼节的缺失,使得晨昏交替,心情沉重。名利的追逐愈发激烈,纷争和是非更是夜晚的喧闹。浮动的情感难以掌控,百般忧虑随着世事的变化而翻涌。将这满腔的怨恨,幸有贤哲的指导。那明亮的三飞鸾,如同晨曦般照亮万物。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著称。其诗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对仕途的失意与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写于孟郊仕途坎坷之际,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诗人的内心挣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方凭指下弦”引入,表明了诗人欲借艺术表达情感的决心。而“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则以对比手法强调了自己微薄的命运与他人深厚的恩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无奈。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描绘了身处边疆的孤独与哀伤,借用“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变化无常的社会的感慨。在“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中,诗人愈加感受到名利的压力与世俗纷争的喧嚣,反映出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真理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结尾,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惑和烦恼,但依然希望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整首诗围绕对人际关系、名利追逐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展开,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沉重的时代感与个人的无奈。
“寸草贱子命”中的“寸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明明三飞鸾”象征什么?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