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6:58
泽宫诗
作者:刘禹锡
秩秩泽宫,有的维鹄。
祁祁庶士,于以干禄。
彼鹄斯微,若止若翔。
千里之差,起于毫芒。
我矢既直,我弓既良,
依于高墉,因我不臧。
高墉伊何,维器与时。
视之以心,谁谓鹄微。
古老的泽宫中,栖息着几只白鹤。
那些平庸的士人,如何能获得高官厚禄?
那里的白鹤虽然渺小,时而停息,时而飞翔。
千里之遥的差距,源于一丝细微的偏差。
我的箭已是笔直,我的弓也很坚固,
但依靠高墙,却因我自己不够好。
高墙何在?正是器物与时运。
用心去看,谁能说白鹤是微不足道的呢?
作者介绍: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晦庵。他是文学家、政治家,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社会的关怀著称。刘禹锡的诗歌多涉及政治、人生、自然等主题,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士人失意的时期。刘禹锡通过对白鹤的描写,表达了对士人困境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泽宫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刘禹锡借用白鹤的形象,探讨了士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这首诗的开头,以“秩秩泽宫”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自然场景,给予读者一种视觉的享受。接着,诗人转向士人,质疑他们能否获得高官厚禄,反映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中的“千里之差,起于毫芒”是全诗的核心,指出了微小的差距可以导致巨大的结果,这不仅是对个人追求的警示,也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接下来的两句“我矢既直,我弓既良”,表达了诗人自信与自省的矛盾,尽管他有着良好的条件,但仍然感到无奈。
最后两句“视之以心,谁谓鹄微”,则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强调了内心的视角和价值观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白鹤的意象,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文学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和内心价值观的影响,展现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里之差,起于毫芒”意指什么?
诗人借用哪些意象来表达理想?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禹锡在《泽宫诗》中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反思和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