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时间: 2025-05-02 06:07:59

诗句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7:59

原文展示: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常常为南国的悲伤而感慨,今天我写下了北归的征途。渡过长江时,归心似箭,虽然身体虚弱,却在秋天的轻风中感到一丝舒畅。大海浩瀚,石门显得渺小,城墙高耸,红色的城垛格外明亮。金山的旧寺庙,渡过江岸时我听到了钟声。故乡的荒台依旧在,前面是震泽的波涛。绮罗的繁华已随世事而消逝,古时的麋鹿也再难见到。筑造的力量用金锤敲打,却摧毁不了石鼠的巢穴。昔日的华丽车辇之路,如今只有采樵人的歌声相伴。

注释:

  •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常用来指代故乡。
  • 北征:北归之行。
  • 渡江:指横渡长江,象征着离开故乡。
  • 金山:指金山寺,历史悠久的名胜。
  • 绮罗:指华丽的衣物,这里象征繁华和富贵。
  • 麋鹿:古时的野生动物,象征自然的丰富。

典故解析:

  • 金山寺:位于今江苏省,是著名的佛教寺庙,历史悠久。
  • 震泽:指震泽湖,位于今江苏省,是诗人故乡的水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灵,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散文造诣著称,尤其擅长古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创作于诗人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刘禹锡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与对人生变幻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两句“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便直接引出主题,表现了他因离开故乡而产生的忧伤与对北归的渴望。接下来的“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则是用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勇敢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辽阔与渺小的对比,展现出人生的局限与广阔的世界。再者,金山寺的钟声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诗人似乎在追寻那段美好的时光。

最后数句则转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表现出繁华已逝的惆怅与自然的淳朴。整个诗意在忧伤中透出一丝希望,展现出刘禹锡的悲悯与坚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岁悲南国:表达对故乡南国的思念与忧伤。
  • 今朝赋北征:写下北归的征途,表明归心似箭。
  • 归心渡江勇:归心如箭,勇敢地渡过长江。
  • 病体得秋轻:身体虽病,但在秋天中感到轻松。
  • 海阔石门小:描绘辽阔的海面与渺小的石门,象征人生的渺小。
  • 城高粉堞明:城墙高耸,阳光照耀,显得明亮。
  • 金山旧游寺:提到曾经游玩的金山寺,勾起回忆。
  • 过岸听钟声:渡过江岸,听到钟声,感受到宁静。
  • 故国荒台在:故乡的台地依旧存在,暗含对故土的眷恋。
  • 前临震泽波:面临震泽的波涛,展现出自然的壮观。
  • 绮罗随世尽:华丽的衣物已随世事而去,象征繁华的消逝。
  • 麋鹿古时多:古时的自然景观与现在的对比,感叹时光流逝。
  • 筑用金鎚力:用金锤来筑造,但也象征着努力和奋斗。
  • 摧因石鼠窠:形象地表现出追求与障碍的关系。
  • 昔年雕辇路:回忆过去的繁华与荣光。
  • 唯有采樵歌:如今只剩下采樵人的歌声,表现出孤独与现实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海阔石门小”与“城高粉堞明”,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诗人的感慨。
  • 拟人: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结合,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 象征:如“绮罗”象征繁华与过往,“麋鹿”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消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变幻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与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情眷恋。

意象分析:

  • 南国:故乡,象征着温暖与亲切。
  • 江河:象征着离别与归途,流动的时间。
  • 金山寺: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过往的记忆。
  • 钟声:宁静与思考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麋鹿:自然的象征,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生机与繁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山寺”位于哪个省?

    • A. 江苏
    • B. 浙江
    • C. 安徽
    • D. 江西
  2. “几岁悲南国”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思乡
    • C. 愤怒
    • D. 安宁
  3. 诗中提到的“绮罗”象征了什么?

    • A. 自然
    • B. 繁华
    • C. 乡愁
    • D. 友情

答案:

  1. A. 江苏
  2. B. 思乡
  3. B. 繁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刘禹锡的诗中都包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多表现出战乱后的苦难,而刘禹锡则更多展现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禹锡诗文集》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谒金门 其三 春情 谒金门 谒金门·归去去 谒金门 其二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其二 探梅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雌雄未决 吹网欲满 令爱 托福 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直言尽意 木公金母 辵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邑字旁的字 使酒骂座 忍耻含垢 说古谈今 口字旁的字 陵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