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1:48
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
逢人即故吏,拜奠尽沾衣。
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
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这首诗描述了为故去的袁公送葬的情景,葬礼的路途遥远,跋涉了三千里,经过荆州和衡山,最终抵达了帝王的陵墓。与人相遇时,都是曾经的同僚,互相拜访,致以哀悼,泪水沾湿了衣衫。大地上青乌相伴,宾客们惊慌地看到白鹤飞起。五公的碑尚在,今天我们也将一起归去。
刘禹锡,字梦阮,号子厚,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刘禹锡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本诗写于对袁公的追悼,反映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昔日同僚的情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历史的追溯。
刘禹锡的《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 其三》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的追思和哀悼。诗的开头“返葬三千里”便给人以一种沉重的感觉,突出送葬的艰辛和长途跋涉的悲壮。接着,通过“逢人即故吏”的描写,表现出诗人与故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曾经的同僚在此时聚集,形成了一种共鸣与哀痛。再者,诗中提到的“青乌”和“白鹤”,则用以表现对逝者的祝福和对生命的思考,白鹤的飞起似乎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升华。
在结尾处,提到“五公碑尚在”,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念,也显示了对逝者精神的继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追思,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对历史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返葬三千里”强调了什么?
a) 路途的遥远
b) 送葬的悲凉
c) 逝者的名声
答案:a
“青乌”和“白鹤”分别象征着什么?
a) 吉祥和高洁
b) 亲情和友情
c) 财富和地位
答案:a
“五公碑尚在”表达了对逝者的什么态度?
a) 忘记
b) 怀念与敬仰
c) 讽刺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