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22
次韵文潜瞻启圣院旃檀像
作者:晁补之
至人如幻千亿身,
若以色观皆世人。
大千初自一沤发,
变化谁能知本因。
移天宫殿着人世,
断取无异陶家轮。
当年紫磨已殊胜,
后来浮海亦有神。
缅怀此地初启圣,
真人继出天下春。
庄严事秘理莫测,
万世镇守无陈新。
宝坊千柱众八百,
衣食随念何由贫。
天寒急景过驹隙,
坐稳不去同鸱蹲。
归来想象发光影,
一洗百虑无余尘。
至高的人就像幻影一样,有千亿种身形;如果单凭外貌来看,世人就会迷失。大千世界本是从一处发出,变化之事谁能知晓其根本原因?把天上的宫殿移到人世间,截断取舍与陶渊明的轮回没有什么两样。那年紫磨之境已经殊胜,后来浮海之中也有神灵。缅怀此地初次启圣,真人继承使天下复兴。庄严的事物和深奥的道理难以测度,万世的守护不再有旧日的陈迹。宝坊有千根柱子,众多的八百,衣食只随念想,何以致贫?天寒时光急速流逝,如驹过隙,坐稳不去的如同鸱鸮般蹲伏。归来想象发出的光影,洗净了百种烦恼,毫无尘埃。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承光,号止庵,晚号天池山人,北宋诗人。其诗风独特,善于抒发情感,关注社会现实,多以道家、佛教思想为根基。
《次韵文潜瞻启圣院旃檀像》写于晁补之对启圣院的感怀之际,表达其对道家、佛教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开篇以“至人如幻千亿身”引入,强调真正的圣人并非易于识别的外表,而是深藏于内心的智慧。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大千初自一沤发”,揭示了宇宙的变化无常,暗示了人们在面对纷繁世界时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诗中提到“庄严事秘理莫测”,更是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渴望与敬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富足与满足。“衣食随念何由贫”透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强调精神的富有才是人生的真谛。最后几句以“归来想象发光影,一洗百虑无余尘”作结,表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与渴望,仿佛在呼唤人们回归本真,超脱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围绕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至人如幻千亿身”,其意是?
A. 圣人难以捉摸
B. 圣人有千亿种外形
C. 世人都在追求圣人
D. 以上皆是
“衣食随念何由贫”的意思是?
A. 物质生活贫困
B. 精神生活富足
C. 只要思想积极,就不会贫困
D. 以上皆是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追求物质享受
B. 探讨人生哲理与内心宁静
C. 描写自然风景
D. 颂扬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