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3:17
题段吉先小景三首
作者:晁补之
碧天无际日悠悠,
风静沙平不见洲。
彭浪矶边亦如此,
危峰独木系扁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天空,阳光明媚,时间缓慢流逝。风平浪静,沙滩平坦,不见任何洲岛的踪影。在彭浪矶边的景色也是如此,只有一根独木在险峻的山峰上,系着一只小舟。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承天,号平仲,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生于1163年,卒于1232年。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特别是在描写山水景色方面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以山水寄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向往。
《题段吉先小景三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悠然的心境。开篇“碧天无际日悠悠”便带给读者一种辽阔而明亮的视觉感受,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无边无际的蓝天之中。接着,诗人通过“风静沙平不见洲”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感,沙滩的平坦与海面的平静相得益彰,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
“彭浪矶边亦如此,危峰独木系扁舟”则在前面的宁静中增添了一丝孤独的意象。彭浪矶的高耸与孤木的伫立,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小舟的系留,暗示着他对自然的依附与归属。这种孤独的美感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流露。诗人在此处显露出一种超脱的心态,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并在其中找到了自我安宁的方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平和,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天无际”意指什么?
A. 天空辽阔
B. 天空多云
C. 天空阴暗
诗人通过“危峰独木系扁舟”想表达什么?
A. 对孤独的恐惧
B. 对自然的依附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风静沙平”中的“静”字意指什么?
A. 寂静
B. 平静
C. 动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