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46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
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
在云门寺西面六七里远的地方,听说符公的兰若最为幽静,我和薛八一起前往。
我独自迷失在山野之间,偶然遇见你也在此地。
结交朋友时我指着松柏,查询佛法时我向兰若求教。
小溪虽小却可容舟,怪石时常让马受惊。
我居住的地方最为幽绝,住在这里的皆是清静之人。
密密的竹林夹道而行,清泉流淌在舍下。
上人究竟听闻了什么,尘世的烦恼都已舍弃。
四禅合一真如,所有一切都是虚假。
愿接受甘露的滋润,喜得清风的洒落。
依靠这座山门,谁能效仿丘墟呢?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今湖北省。他与王维并称,代表了山水田园诗的高峰。孟浩然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唐代,诗人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的影响,选择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净。此诗表露出他对修行和自然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同游的愉悦心情。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孟浩然对自然和内心修行的深刻理解。开头提到的“云门寺”与“符公兰若”设置了一个寻求静谧与内心平和的背景,诗人通过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对人间喧嚣的逃避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小溪、怪石、密竹等自然景象,既表现了幽静的环境,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通过“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理想栖息地的渴望,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追求内心的安宁。
而“尘念俱已舍”则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表明他已然放下尘世的烦恼,心灵向向往的禅宗境界迈进。最后的“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表达了他对清新自然的渴望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深情描绘,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孟浩然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体现了孟浩然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
诗中提到的“云门寺”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
C. 一条河
诗中“所居最幽绝”意味着什么?
A. 居住环境喧闹
B. 居住环境清静
C. 居住环境复杂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本诗均描绘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王维侧重于意境的营造与境界的表达,而孟浩然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内心的宁静。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