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姚开府山池》

时间: 2025-04-24 21:12:42

诗句

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舞开。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12:42

原文展示

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舞开。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白话文翻译

这位主人刚刚在新居落成,相国府的旧池台依旧在。
这里的馆舍是为了招揽贤士而建,楼阁是为了教人跳舞而开设。
车马已经散去,箫管声中凤求凰刚刚响起。
今天在龙门下,谁能知道文采出众的人才呢?

注释

  • 新邸第:新建的住宅。
  • 相国:指的是宰相或高官。
  • 池台:指池塘和台阶,常为富贵人家所建。
  • :指会客的地方。
  • :招揽或引荐。
  • 轩车:指高级的车马。
  • :指人散去。
  • 箫管:乐器的统称,古代的乐器。
  • :象征吉祥的鸟,常与才子佳人的故事相关。
  • 龙门:古代传说中,龙门是一个象征成功的地方。

典故解析

  • 龙门:源于“龙门石窟”的传说,传说中鱼跃龙门能化为龙,象征成功与出众的人才。
  • 凤求凰:象征才子佳人的故事,常用于描绘文人雅士的情感与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追求隐逸生活。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批判,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姚开府山池》是孟浩然应邀到姚开府的新居作客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新居的壮丽和宴会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贤士的推崇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姚开府山池》通过描绘新居的美丽和宴会的盛况,展现了一个才子佳人的聚会场景,诗中不仅表现出对新居的赞美和对主人款待的感激,也隐含了对人才的渴望。前两句通过对比新居与旧池台,表现出时光的流转与变化,接着提到“馆是招贤辟”,显示出主人对人才的重视。而“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一种孤独感,似乎在暗示着即使欢聚一时,最终还是要各奔东西。最后一句“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则引发了对人才被忽视的思考,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文人志向的关切和对社会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台:引入新居的场景,形成新旧对比。
  2.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舞开:点明聚会的目的,展现出主人对人才的重视。
  3.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描绘宴会的结束与乐器的响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感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展现诗人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邸第”和“旧池台”,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龙门象征成功与出众,凤象征才子佳人,富有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揭示了文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新邸: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旧池:代表过去的回忆与历史的延续。
  • 轩车:象征着权势与地位。
  • 箫管: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龙门:象征着成功与出众的人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邸”指的是什么?

    • A. 新的池塘
    • B. 新的住宅
    • C. 新的楼阁
    • D. 新的乐器
  2. “今日龙门下”中的“龙门”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成功
    • C. 财富
    • D. 权力
  3. 诗人对人才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渴望
    • C. 忽视
    • D. 随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对比孟浩然的自然清新风格与王维的沉稳内敛风格,两者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题材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秋景 晒书 沁园春·十八年间 渔歌效陈自堂作 摸鱼儿·懒能看 浣溪沙(寿陈敬之推官)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浣溪沙(虎溪春日) 声声慢·西风坠绿 行香子·雪履无痕 法驾导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麥字旁的字 郁燠 中石没矢 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拨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背公徇私 雨字头的字 千古卓识 田字旁的字 浅斟低讴 画片儿 孤掌难鸣 矛字旁的字 冤氛 童山 孔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