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残句问信风篁岭下梅》

时间: 2025-07-26 20:42:42

诗句

问信风篁岭下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42:42

原文展示:

残句问信风篁岭下梅
(此处为原诗内容)

白话文翻译:

将古诗译为白话文,帮助用户理解诗意: 在风吹竹林的岭下,我想问问梅花的消息。

注释:

  • 风篁:风中的竹子。篁为竹的品种,风篁即指风吹动的竹林。
  • 岭下:山岭的下方,常指风景优美、清幽的地方。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高洁和清高,常与寒冬相对,代表着逆境中的生机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散文等,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时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思考与感受。他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慰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关心和思念。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的象征,尤其在寒冬中仍然绽放,给人以希望和勇气。诗中提及的“风篁”,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苏轼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对梅花的问候表现得细腻而深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索。

诗的结构紧凑,意象清晰,风与竹、梅花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既有自然的美,又渗透了诗人的情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信”:动词,指询问、打听,表现出对梅花的关心。
  • “风篁”:自然景象,风中的竹林,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 “岭下梅”:特指在山岭下的梅花,暗示一种清幽的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与诗人内心感受的深度相呼应。
  • 对仗:诗句简洁有力,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风、竹、梅的描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坚韧精神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化与无常。
  • :象征坚韧与高洁的自然之美。
  • :象征坚韧与希望,常在严寒中盛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风篁”指的是什么?

    • A. 风中的竹林
    • B. 风中的花
    • C. 风中的树
  2.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与关心
    • C. 忧伤
  3.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坚韧与高洁
    •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苏轼更侧重于坚韧的象征,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黑漆弩 次田不伐韵 黑漆弩 题汉建安铜弩机拓本 谪仙怨 长安八仙庵 锯解令 锯解令 春暮有感 锯解令 其四 锯解令 其三 锯解令 其二 锯解令 其一 锯解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耕当问奴 包含磬的成语 安安分分 竹字头的字 铢铢校量 干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跃然纸上 臼字旁的字 包含淡的成语 爿字旁的字 标新竖异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皂白难分 尔曹 包含现的成语 泡汤 诇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