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0:21
龙池跃龙龙已飞,
龙德光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
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
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
来朝此地莫东归。
龙池中,龙已经飞腾而起;
龙的德光普照天地,从未违背。
池水向天河开放,分出黄道,
龙朝天门飞入紫微星空。
宫殿楼台气象辉煌,
君王如同凫雁,光辉四射。
为了报答四海百川的水流,
今天来到这里,切莫再东归。
作者介绍: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希范,号宗悫,江南人。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绘宫廷生活和宗教仪式,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纷纷聚集。沈佺期借助对龙池的描绘,表达了对君主德治的期盼,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国家繁荣富强的向往。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三章》是一首表现盛世气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龙池的描绘,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君王的德治。开头两句“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光天天不违”,通过龙的形象,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君王的德行,传达出一种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接下来的两句“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将自然景象与天文学的元素结合,展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表现了国家的祥瑞与光明。诗中又提到“邸第楼台多气色”,描绘了宫廷的繁华,体现出对朝廷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两句“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则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希望其能常驻于此,治理国家如同百川汇聚,生生不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渴望,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君主德治的追求和信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国家繁荣、君主德治的期待,展现了盛世气象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