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6:37
长歌游宝地,
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
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
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
山蝉处处吟。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少林寺的情景。长歌唱着游览这个宝地,倚靠在美丽的珠林边上。雁塔在风霜中显得古老,龙池则沉浸在深厚的岁月中。绀园在傍晚时分显得清澈明亮,碧殿下的秋阴则让人感到静谧。归路上,烟霞笼罩着晚霞,山中的蝉鸣此起彼伏,令人陶醉。
作者介绍:沈佺期(约720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山人,著有《沈子云集》,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优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沈佺期游览少林寺期间,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象征,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吟咏。
《游少林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游记诗,展现了作者的游览情景与内心感受。开篇以“长歌游宝地”引入,诗人不仅在游览,更在以歌声表达对这片圣地的热爱与赞美。接下来,诗中提到的“雁塔”与“龙池”,是少林寺的标志性建筑与景观,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尤其是“风霜古”和“岁月深”,通过对比展现了岁月的积淀。而后面的“绀园澄夕霁”和“碧殿下秋阴”,则描绘了夕阳下的庭院与殿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末尾的“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将游览的情景与归途的宁静结合,表现出一种由外及内的情感升华。诗人在归途中感受到的自然之声,似乎在回应他内心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少林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历史积淀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雁塔”是指什么?
“归路烟霞晚”中的“烟霞”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