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8:25
沈佺期的《杂诗三首》部分:
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
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秋天的落叶惊动了在家妇女,夜晚的高砧声催促着织机的运转。蜘蛛在月光下织网,萤火虫在身边飞舞。清镜中的红尘入眼,孤灯下微微的绿焰闪烁。怨声啼叫直到天晓,独自懒得缝衣。我的家在渭水之北,春梦却在辽西。何必为了朝鲜郡,年年都要听到战鼓声。燕子在红墙边低语,黄莺在绿窗前啼鸣。为了长久的思念,栏杆上并排摆放着玉箸。听说黄龙的边防,年年都不解兵戈。可怜闺房里的月亮,长在汉家的营地。少妇的今春情意,良人的昨夜情怀。谁能将旗鼓,来帮助我夺取龙城?
沈佺期,唐代诗人,与李白、杜甫同为唐诗的杰出代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和自然景象。
《杂诗三首》是在沈佺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创作的,诗中的情感反映了他对家国、爱情的深切思考与怀念,以及对离别与战争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一个在战争与思念中挣扎的少妇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的开篇以“落叶惊秋妇”引入,便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秋天的落叶不仅使人感到时光的流逝,也让人在寂静中感受到孤独的压迫。接着,诗中描绘了各种生动的意象,如“蜘蛛寻月度”和“萤火傍人飞”,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也隐喻了人在孤独中的寻找与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助燕子和莺的低语与啼鸣,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良人深切的思念。尤其是“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的句子,突显了诗人对故乡与家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通过“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的呼唤,表达了对国家与爱情的坚定信念,令人感动。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孤寂、对家国的思念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一个女性在战争与思念中艰难生活的情感状态,表达了对和平与团圆的深切向往。
落叶惊秋妇中“惊”的意思是:
A) 使惊恐
B) 使惊讶
C) 使惊醒
D) 使惊喜
诗中提到的“黄龙戍”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战斗
D) 一位英雄
诗中提到的“阑干玉箸齐”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愤怒
D) 喜悦
答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思念的深刻情感,但沈佺期的诗更侧重于对家国的忧虑和女性的孤独,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与夜晚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