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4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7:33
立德新居 其十
作者: 孟郊〔唐代〕
东南富水木,
寂寥蔽光辉。
此地足文字,
及时隘骖騑。
仄雪踏为平,
涩行变如飞。
令畦生气色,
嘉绿新霏微。
天意资厚养,
贤人肯相违。
这片东南的土地富饶,水木丰盈,
在这里显得十分寂寥,遮蔽了光辉。
这地方文字繁盛,
正好能让骖騑(高头马)畅行无阻。
雪地被踩踏得平坦,
行走在上面像是在飞翔。
田畦里生机盎然,
新绿微微映出朝霞的颜色。
天意厚待这片土地,
贤人们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洁斋,唐代著名诗人,出身于河南省,因其宦途不顺,晚年寄居于长安。孟郊的诗风以豪放、清新、直白著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方面有独到之处。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立德新居》是孟郊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组诗中的一首,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的关注。在唐代,士人追求德行与理想的居住环境是普遍的思想,也是对社会动荡的一种反应。
《立德新居 其十》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文环境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东南富饶的自然景象,水木相映,生机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诗的开头用“东南富水木”描绘出一幅富饶的画面,紧接着的“寂寥蔽光辉”则暗示了这种富饶的背后可能隐藏的孤独与寂寞,形成对比,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
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隐喻了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在一个富饶的地方,文字、文化的繁荣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对文化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接下来的“仄雪踏为平,涩行变如飞”则表现出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与解放,雪被踩踏后变得平滑,象征着克服困难后实现的理想状态。
最后两句“天意资厚养,贤人肯相违”则总结了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厚恩与贤人应当追随天意的思考,突出了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和人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强调文化与德行的重要性,反映了孟郊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骖騑”指的是什么?
诗中“仄雪踏为平”表现了什么意图?
诗中提到的“天意资厚养”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