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43
《送卢虔端公守复州》
作者:孟郊
师旷听群木,自然识孤桐。
正声逢知音,愿出大朴中。
知音不韵俗,独立占古风。
忽挂触邪冠,逮逐南飞鸿。
肃肃太守章,明明华毂熊。
商山无平路,楚水有惊潈。
日月千里外,光阴难载同。
新愁徒自积,良会何由通。
诗的意思是:师旷听到树林里的声音,自然就能够识别出孤独的桐树。正音遇到知音,愿意从大朴中演奏出来。知音不拘泥于世俗,独自占有古老的风范。忽然挂上了邪恶的帽子,追逐着南飞的鸿雁。肃穆的太守章,明亮的华毂如同熊般的威严。商山没有平坦的道路,楚水中有惊涛骇浪。日月在千里之外,光阴难以承载相聚的时光。新的忧愁徒自积累,良好的相会又何从谈起?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号白乐天,生于河南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是“诗圣”杜甫的同代人,主攻诗歌,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尤其在苦吟和忧国忧民方面有独特成就。
这首诗是孟郊送别卢虔端公赴复州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诗中多次提及孤独与知音,体现了其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世俗的反思。
《送卢虔端公守复州》整首诗通过对孤独与知音的描绘,展现了孟郊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思。诗中“师旷听群木,自然识孤桐”以师旷的音乐才能引入,对于世间少有知音的感慨,隐喻了诗人对理解和支持的渴望。接着“正声逢知音,愿出大朴中”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知音共鸣的愿望,反映了孟郊对真挚友谊的向往。
在随后的几句中,诗人以“忽挂触邪冠”描写了外界的干扰与不安,象征着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而“商山无平路,楚水有惊潈”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传递出一种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丰富,通过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在表达情感时,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景象与古代典故,使整首诗兼具深度与美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伤、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诗人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知音”指的是哪个概念?
A. 敌人
B. 理解自己的人
C. 家人
D. 随便的人
“商山无平路,楚水有惊潈”这句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平坦
B. 人生的艰难
C. 自然的美好
D. 友谊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师旷”是哪个朝代的人?
A. 汉
B. 唐
C. 春秋
D. 战国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孟郊的《送卢虔端公守复州》,通过诗词的解析和背景介绍,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