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4:19
织妇辞
作者: 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这首诗的主题是一个织妇向丈夫诉说自己的辛劳与不易。她说:“你是田间的男子,我是田间的女子。我们当年结为夫妻,我为你操持纺织的工作。日复一日,我的力气已经疲惫不堪,却仍旧不停地在窗下织布。为了织出华美的丝绸,我却只能穿着粗布衣裳。如今官府要在村里征收赋税,我还得去种桑树。”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农村妇女的艰辛生活状况,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压迫。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贴近生活的诗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和劳动者的艰辛。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织妇辞》创作于唐代,正是社会变迁的时期,农村妇女的地位与生活状况受到关注。本诗通过织妇的视角,反映了当时女性的辛勤劳作与生活困境。
《织妇辞》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一位农村妇女的生活。诗中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织妇的身世与心声让人感同身受。她的辛劳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更是情感上的无奈与委屈。诗歌通过描绘她的日常劳作,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尤其是“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织妇的辛苦与无奈,令人心生怜悯。整体上,诗歌传达了对劳动者辛苦的尊重与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该诗通过织妇的口吻,表达了对农村女性辛劳与困境的同情,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作品突出劳动者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中“机杼”指的是什么?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官家”指的是哪个群体?
通过对比,二者都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但《织妇辞》更注重女性的辛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