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7:03
花犯 小石 其三 咏梅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
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梅花的美丽场景,低矮的粉墙上,梅花依旧如昔,散发着清香。墙上沾着露珠,仿佛是经过洗涤的铅华,显得更加美丽。回想去年,曾经独自倚靠在这里,和燕子一起分享那冰盘上的喜悦。如今高大的梅树在雪中显得格外可惜,香气萦绕着白色的被褥。今年与梅花的相逢似乎匆忙,让人感到遗憾,满心愁苦。凝望良久,青苔上梅花的花瓣像是轻轻飘落。想要举杯共饮美酒,却发现人已在空旷的江面上,烟波朦胧。只希望能在黄昏时分看到一枝潇洒的梅花,斜阳照在水面上,留下美好的回忆。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音乐家。他的词风婉约细腻,善于描绘自然美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咏梅》是周邦彦在品味梅花之美时写下的,体现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与思虑。
周邦彦的《咏梅》以梅花为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梅花的美丽与韵味。开篇以“粉墙低,梅花照眼”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如画的景色之中。梅花的“旧风味”不仅是一种自然之美的回忆,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的眷恋。
接着,诗人通过“露痕轻缀”展现梅花的娇嫩与清新,似乎在诉说着梅花在晨露中的灵动。诗中“去年胜赏曾孤倚”的句子,流露出一份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在描绘今年的梅花时,诗人用“对花最匆匆”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似乎让人感受到一份无奈与惆怅。
最后,诗人在“但梦想一枝潇洒”中带着一丝幻想与渴望,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与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表现了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粉墙低,梅花照眼”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冰盘同燕喜”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